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4.1 成比例线段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学习线段的比的必要性,借助几何直观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
2.学会求两条线段的比,体会用比值表示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3.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4.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线段比的概念及其求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简单应用.
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观察思考】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两组图片,引导学生分别
观察他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下
面问题.
问题:第一组图中两个亭子比较,你发现了什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那我们现在观察一组的几何图形,你能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吗?
预设答案:
教师引导,就上面一组图进一步观察思考下面问题:
1.图中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形状相同的图形其中的一个如何由另一个得到?
3.形状相同的图形对应线段如何变化?
4.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你认为如何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预设答案: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之间的“放大、缩小”
3.图形上相应的线段也被“放大、缩小”
4.对于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可以用相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图形的大小关系.【归纳】
教师活动:展示ppt中讲解线段的比的定义并讲解: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的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
记住:AB ∶CD =m ∶n ,或写成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若我们把m ∶n 表示成比值k ,则
或AB =k ﹒CD. 总结: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思考】 提出问题:
(1)在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两条线段的比结果有单位吗?
(3)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 预设答案并总结:
①两条线段的比就是长度的比,它没有单位; ②两条线段的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条线段比与所选的长度单位无关; ④求两条线段比时.如果单位不同,那么必须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想一想】
如图,五边形 ABCDE 与五边A′B′C′D′E′形状相同,AB =5cm ,A′B′=3cm.线段AB 与线段A′B′的比是________.
答案:5∶3
n
m
CD AB =k CD
AB
=
注意: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 【做一做】
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EFGH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①AB ,AD ,EF ,EH 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方格纸的方格数及勾股定理求出对应四条线段的长度
22
26210AD =+= 2
2
26210
AD =+=
继续提出问题:
①分别计算下面几个比的值∶
AB AD AB EF
EF EH AD EH
、、、 预设解答:
8
24AB EF == 210210
AD EH == 8210
5210AB AD ==
4210
510
EF EH ==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AB AD EF EH
=、
AB EF AD EH =
【归纳】
【典型例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 m,
AD=1m,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绸布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AE
AD
=
AD
AB
,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
分析∶依题意知,AB=a m,AE=1
3
a m,
AD=1m.又有AE AD
AD AB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a的值.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C为线段AB上一点,AC∶CB=5∶3.则AC∶AB= ,AB∶CB= .
2.甲、乙两地相距35km,图上距离为7cm,则这张图的比例尺为( )
A.5∶1
B.1∶5
C.1∶500000
D.500000∶1
3.已知线段AB=2.5米,CD=400厘米,则线段AB和CD的比是.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它的长边对折(EF为折痕),得到两个全等的小矩形。

如果小矩形长边与短边的比等于原来矩形长边与短边的比,那么原来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多少?
答案:
1.5∶8;8∶3
2.C
3.5∶8
4.解:设原矩形的长边为a,短边为b,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科书第79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