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院内感染

ICU院内感染


10.6
0.2 0.0 8.3 5.6 4.9 7.7
万古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磷霉素 利福平
0.0
93.4 89 26.9 27.7 54.4
100.0
5.6 9.4 72.2 68.4 47.8
MRSA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FQ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率高 对磷霉素、利福平、SMZCO有50~70%敏感率 对万古霉素敏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氯霉素 磷霉素 利福平 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
51.2
11.8 38.7 12.6 60.8 38.6 0
45.8
88.2 55.1 86.3 19.1 29.1 97.9
77.4
88.9 7.8 7.8 82.3 82.9 1.1
21.2
11.1 81.6 81.6 14.0 5.2 98.9
• 泛耐药G-菌
对所检测抗菌素全部耐药
607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敏感率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7.6
54.9 86.5 76.9 48.5 4.0 11.6 53.2 47.1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最早发现,流行很广 •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其中 最主要的是MRSE,MRSH
• 肠球菌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
引起人体感染的葡萄球菌种类
金黄色S.(S. aureus) 猪S.(S. hyicus) 迟缓S.(S. lentus) 里昂S.(S. lugdunensis) 腐生S.(S. saprophyticus)
表皮S.(S. epidermidis) 溶血S.(S. haemolyticus) 人S.(S. hominis) 耳S.(S. auriculari) 头状S.(S. capitis) 肉S.(S. carnosus) 山羊S.(S. caprae) 产色S.(S. chromogenes) 孔氏S.(S. cohnii)
病原菌株数
3908 1928 1354 934 700 662
占总株数的%
31.9 15.7 11.1 7.6 5.7 5.4
病死率%
21 25 32 40 24 27
肠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557
542
4.5
4.4
28
33
院内血流感染前4位病原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百 分 比
50% 40%
发病率
死亡率
45%
葡萄 球菌
β-内酰胺 酶(+)
首选
次选
肠球菌的感染状况
肠球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某些情况下,肠球菌不 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 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 脑膜炎等。 肠球菌的分类至少有19种,分为3组 : 第一组以鸟肠球菌(E.avium)为代表; 第二组以粪肠球菌(E.faecalis)为代表,包 括屎肠球菌(E.faecium)等; 第三组以坚韧肠球菌(E.durans)为代表 。
88.7
43.7 11.8 16.4 30.9 86.1 81.6 42.5 43.8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环丙沙星 复方新诺明
10.6
15.9 5.8 11.6 0.3 0.2 61.7 66.0
85.1
73.3 77.7 81.6 99.6 99.8 35.2 32.7
2006年2676株MRCNS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唑啉 耐药率 43.8 100.0 100.0 26.6 33.3 敏感率 47.7 0.0 0.0 64.7 63.0 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磷霉素 耐药率 0.0 89.2 53 60.9 28.7 敏感率 100.0 9.0 39.9 36.4 67.2
IMP、MER耐药率最低(<1%) PIP和CIP的耐药率>60%
3452株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 坦 耐药率 19.8 35.7 97.6 58.4 50.0 18.9 敏感率 78.5 63.3 1.6 30.8 41.3 65.2 抗菌药物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西丁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耐药率 27.1 18.7 12.7 18.3 0.7 0.3 敏感率 67.7 70.9 69.7 78.6 99.0 99.6
替考拉宁
0
99.7
1.0
98.9
人类G-细菌感染
• 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细菌属;枸橼酸菌 属;摩根菌属;变形杆细菌属;沙雷菌属
• 非发酵菌:
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寡 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产碱杆菌属;鲍 特菌属
• 多重耐药G-菌
对第三代,第四代头胞细菌素,氨基糖代类,氟 喹诺酮类耐药
ICU院内感染的病原特点 耐药分布 抗菌药物选择
2006年CHINET耐药监测菌种分布 (汪复教授)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金葡菌 克雷伯菌属 肠球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株数 % 细菌 B群链球菌 C群链球菌 G群链球菌 沙雷菌属 柠檬酸菌属 假单胞菌属 洋葱伯克霍尔德 流感嗜血杆菌 株数 %
20.6 10.1
不动杆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葡菌 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
375
356 278 100 50 358 83 61
5.9
4.6 4.2 1.7 0.8 5.9 1.4 1.0
人类G+细菌感染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 球菌 头状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模仿葡 萄球菌等
临床感染肠球菌不同菌种的分布状况:
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 由于多重耐药肠 球菌明显增加,主要为屎肠球菌。使屎肠球菌感 染呈上升趋势。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Iwen等在对1988年 至1995年该院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的肠球菌调查表 明:
感染率
粪肠球菌
1988年
83.9%
1995年
58.1%
屎肠球菌
高危因素 临床类型 临床特点 实验室证据
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 易感人群:早产 低体重儿 免疫低下(激素 化疗) • 侵入性诊治手段:机械通气及使用时间 气管切开 各种导管留置(动静脉置管 导尿管 引流管等)
• 预防性第三代广谱抗菌素应用
• ICU住院时间
院内感染常见类型
• • • • 败血症(血培养阳性) 54.5% (NEC) 肺炎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12.8% 导管败血症 9.8% 其它:尿路感染等 病死率16%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55.5
51.7
42.6
44.8
环丙沙星
复方新诺明
40.9
(%)
33.2% 33% 30%
30%
23%
25.6%
20% 10% 0%
凝固酶阴性 葡萄球菌
10.3% 11.3%
金黄色 葡萄球菌
肠球 菌
念珠 菌
Wisplinghoff H et al. CID 2003;36:1103-1
肺部感染的病原分布
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 克雷伯菌属
株数
1241 608

施氏S.(S. schleiferi) 松鼠S.(S. sciuri) 模仿S.(S. simulans) 华纳S.(S. warneri) 木糖S.(S. xylosus)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定义
• 即对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MRS)
2006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率
金葡菌
医院 MR株数/总株数 华山医院 瑞金医院 协和医院 同济医院 浙医一附院 上海儿科医 院 391/463 337/490 410/662 269/460 141/261 24/194 % 84.4 68.8 61.9 58.5 65.2 12.4 MR株数/总株数 221/252 431/564 195/252 394/594 510/623 374/580 87.7 76.4 77.4 71.8 81.9 64.5 %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6 Jun 27(6)571
• 深静脉置管的应用,导管败血症呈上升趋势,病 原也发生变化
院内感染
• 血培养或脑脊液或尿培养阳性
• 血白细胞20*109/L或 5*109/L和/或伴有血 小板下降 • 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 8mg/L • I/T比值 0.20(新生儿) • 前降钙素源(PCT) • 细菌DNA监测(G+ G-)
6072 3507 4752 2968 3080 3452 2612 1088
18.0 10.4 14.1 8.8 9.1 10.2 7.7 5.0
215 23 30 226 194 176 174 167
1.0 0.1 0.1 1.0 0.9 0.8 0.8 0.8
肠杆菌属
变形杆菌属 溶血性链球菌 A群链球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