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2012·哈尔滨) 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③秋风萧瑟,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④________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⑤明月几时有?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 (11分)(2020·武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①阻兵反叛。

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

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远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

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② ,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

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

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

今若遣使,分明晓谕③ ,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④。

”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今岭外帖然。

”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微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

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

”乃赐微绢五百匹。

【注】①冯盎、谈殿:隋刺旧臣,当时据守在岭表(岭表包括龄南和两广地区)。

②远人: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③晓谕:指敦劝的文告。

④阙庭:帝王所居之处,借指朝廷。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发:调派B . 疾疫或起或:有时C . 即须及中国未宁及:趁着D . 分兵断险险:危险(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A . 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B . 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C . 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D . 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岭南各州县上奏告发高州酋帅冯盎、谈殿仗着自己手中的军队反叛朝廷。

B . 魏微认为冯盎、谈殿没有一兵一卒攻出岭南,不能偏听告发者的一面之词。

C . 魏微建议不要动用军队,只需下诏将冯盎、谈殿调回朝廷,岭南就能安定。

D . 唐太宗采纳了魏微的建议,最后不动一兵一卒就使岭南地区获得了太平。

(4)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

3. (17分)(2019·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 ,未之有也。

盖其操心制行② ,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

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

言如蓍龟④ ,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

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

③孙氏:孙权。

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不求闻达于诸侯隔篁竹,闻水声B . 明灭可见以伤先帝之明C . 兵甲已足不足为外人道也D . 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之(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语段【甲】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4. (9分) (2019八下·东莞期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新型“塑料袋”,入水即溶还能喝①很多人去超市购物、到菜市场买菜时,都会使用塑料袋。

但普通的塑料袋极难降解,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了全球性环保难题。

近年来,多国开始实施“限塑令”“禁塑令”。

拿什么替代塑料袋呢?最近,智利一家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塑料袋,给出了一种解决办法。

②从外表来看,这款新型塑料袋与普通塑料袋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把新型塑料袋放进一壶常温水中搅拌,就会发现有所不同。

新型塑料袋入水溶化,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

不仅如此,溶化过后的水还可以饮用。

既是可以饮用,那么大家必然关心,这是否有害?③新型塑料袋其实是由中国一家企业研发。

该企业与智利一家公司合作,计划在智利投入量产。

研究人员表示,这款新型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生物降解材料,这种材料来源于碳酸钙或天然气,其他辅助原料也是食品级材料。

而一般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来源于石油,在环境中极难降解,而且回收困难。

一个普通塑料袋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而聚乙烯醇水溶袋只需要五分钟。

④如果将聚乙烯醇水溶袋丟进大海,它会在海水中迅速溶解消失,最终通过微生物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像普通塑料袋一样形成“白色污染”。

⑤下雨天拎着这种水溶塑料袋会化吗?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会设计不同水溶温度的产品,从常温25℃到75℃,再到90℃。

在经常下雨的国家,可以使用高温溶解的塑料袋。

⑥研究人员表示,现在水溶袋的成本是普通塑料袋的3到4倍,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始投入量产。

他们预计,届时水溶塑料袋的价格可以与普通塑料袋相近,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⑦截至2017年7月,全球累计生产塑料超过91亿吨。

联合国表示,如果人们再不改变消费模式和加强废物管理,到2050年,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中将充斥大约1200万吨的塑料垃圾。

⑧塑料垃圾污染,让全世界各国头疼。

除了智利推出的可溶水塑料袋,其他国家也推出了一些可食用的塑料替代品。

⑨英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款可食用的水球,是塑料瓶的替代品。

水球拥有双层膜,膜的主要构成是一种天然海藻提取物,对人体无害。

⑩饮用时,只需要撕开水球的第一层膜,第二层膜内的水、饮料或酒就能直接放入口中饮用。

第一层膜也可食用,即便是不愿意食用,它也能在4到6周内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⑪除了塑料瓶,塑料勺也有可食用替代品。

印度一家公司推出了完全无毒的可食用勺子。

勺子由高梁面粉、大米面和小麦粉混合而成,没有防腐剂。

公司创始人皮萨帕提表示,这种勺子不但没有涂层,还可食用,好吃且很有营养。

⑫塑料杯的可食用替代品是由印尼制造的一款“海藻杯”。

“海藻杯”由天然材料制成,不含防腐剂和明胶,食用起来十分健康。

可能很多人担心“海藻杯”的口感,但很多吃过的人都说,味道不错,而且还有三种口味可选。

除了替代塑料杯,“海藻杯”还可以替代冰激凌蛋卷。

当地的一家冰淇淋店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海藻杯”来盛装冰激凌了。

印度一.家环保公司的创始人阿什沃斯.赫奇研制了一款可食用的塑料袋。

可食用塑料袋由土豆粉、红薯粉,植物油等12种原料制成。

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在印度、卡塔尔、阿联酋三国的多家连锁商店使用。

(1)下列对“新型塑料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新型塑料袋与普通塑料袋的不同在于一放进常温水中搅拌,就会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

B . 新型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水溶性生物降解材料聚乙烯,其他辅助原料也是食品级材料。

C . 新型塑料袋降解时间只需要五分钟,最后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D . 新型塑料袋根据不同国家的气候特征推出不同水溶温度的产品,将真正走进人们生活。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由全球性环保难题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新型塑料袋,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鉴于普通塑料袋难以降解,一些国家纷纷开发了新型的能降解的塑料替代产品。

C . 第⑦段用“1200万吨”这一数据,说明了未来的塑料垃圾将对环保带来巨大压力。

D . 本文围绕新型塑料产品,依次介绍了新型塑料袋的特点、应用及其广阔前景。

(3)我市某大型连锁超市准备引进新型塑料袋供顾客使用,请结合选文内容,向顾客介绍新型塑料袋的好处。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8九上·台州期中) 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小题。

(1)根据林冲的故事,下列在目录划线处依次填补正确的一项是()①豹子头误入白虎堂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③林冲棒打洪教头④林教头刺配沧州道A . ①②③④B . ②①④③C . ②①③④D . ①④③②(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

”请结合第七回至第十一回的内容,简要评述林冲的性格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7八上·浦东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

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

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材料二】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

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

在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

鸟筝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