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

B . 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

C . 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

”D . 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

2.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涉事4S店展厅大门已经被塑料布遮挡,门上贴有“线路抢修中”,不少保安正在大门前维持秩序。

B . 我们要深刻吸取掌握、报告情况信息不准确的教训,在改革脱困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

C . 也有网友表示,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容小觑,有的学生一天在学校花几十上百元是常见的现象“毫无压力”。

D . 2011年3月9日,至少30余名“藏独”分子试图冲进中国驻印度使馆内,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拦截。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九下·无锡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2)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

(________《行路难》)(4)________,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5)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

(白居易《池鹤》)(6)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________》)(7)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壮丽雄浑的风光,被后人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八上·肇庆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我)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②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________的一刹那。

③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zhì xī________。

④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nì míng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忆读书》,“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回答小题。

(1)概括选文第一、二段的内容。

(2)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3)作者写道:“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4)文章结尾一段“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6. (8分)(2016·铜山模拟) 阅读古文文段,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事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产,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

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1)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 . 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C . 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D . 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2)下列句子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咨臣以当世之事B . 遂许先帝以驱驰C . 扶苏以数谏故D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 . 遂许先帝以驱弛(刘备)C . 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D . 君谓计将安出(徐庶)(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5)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但侧重点不同,甲文表达了诸葛亮感念先主(刘备)知遇之恩;乙文表现了先主(刘备)________(6)乙段中的“凡三往,乃见”与甲段中的句子________相照应,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是________。

(7)对刘备“三往,乃见”,你有什么看法?7. (11分)(2013·沈阳)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苏轼方山子① ,光、黄②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

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尊崇,敬仰。

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③余告之故________(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 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B . 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C .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D . 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12分)(2012·普洱)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为母亲流的三次泪薛峰①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

在这漫长而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②第一次③那年我8岁。

中秋节时,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

整整哭了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

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

最后,母亲决定给我做红薯饼。

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耙匆匆下地去刨红薯。

结果在地里,她刨着了脚。

④许多年后,我还记得母亲被人背回来时的情景。

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一层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

⑤“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

⑥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

我想,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

⑦可到最后,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涌了出来。

⑧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

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的清晰。

那贫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

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一个洞,永远也填充不满。

⑨第二次⑩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

⑪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致很帅气的,风度翩翩,富有朝气。

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

⑫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

⑬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

”⑭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裤子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⑮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

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一层雾,寂寞而苍凉。

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得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母亲个子矮,裤腿卷了一大截,双膝已经磨破了,褶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路来也十分艰难。

⑯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⑰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穿上那条裤子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去面对众人。

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就被泪水淹没。

⑱第三次⑳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脱着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的。

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

临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临村的医生那里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

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药就好了,不用挂念。

㉑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

㉒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了。

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她心疼的厉害,想怕是治不好了。

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要钱的。

㉓那一刻,我呆在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

然后,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

㉔母亲啊,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云层,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我今生飞翔的唯一方式和力量呵!㉕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

(1)选文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这泪中包含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