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
(一)社会保障一词的涵义具有确 定性。
纵览世界各国学者对社会保障涵义的解释, 我们大体上可将其分为三个大类,即狭义 的界定,中义的界定和广义的界定。
1、狭义的界定将社会保障视同社会保障。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和40 年代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就是属于此 种类型
2、中义界定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
目前狭义界定已基本不用,广义界定为主流,在 世界上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如《简明不列颠百科 全书》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美国的《社会福利辞 典》对社会保障的定义。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
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 律的规定,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 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对社会成员因年老、伤 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 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 难时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 务,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系列有组织 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3、人道主义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 思想基础
欧洲早期的慈善事业都受人道主义思想的 影响。“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带有鲜明 人道主义影响的口号,受到平民百姓拥护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5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 英国政府于1601年制定并颁布了《伊莉莎白济贫
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立法确定的社会救 济法。 2、成型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1883——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相继颁布了疾 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等,标志着现代社会保 障制度的诞生。法国、瑞典、丹麦、苏俄等国家 先后通过了各种保险法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社会保障是个复杂的组合概念,也是一个 发展着的动态概念。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四 个基本特征
1、主体的多元性实施社会保,是国家地全体社会成员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全体公民根据宪法 应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央政府、社会 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私营机构等是实现社 会保障的主体。
2、对象的普遍性。
它是将社会保障视作收入保障,与社会服务 并列,同是社会福利这个大概念下的一个 属概念。如国际组织对社会保障作了新的 界定。该时期的保障客观上起以了“社会 安全网”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3、广义的界定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滞 胀时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美国试图进一步扩 大社会保障的外延以取代“福利国家”的难圆之 梦,于是就产生了广义的界定。
2、社会保障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保障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社会保障型 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雇员和雇主交纳的保险
费,国家只给予少量的补贴。 (2)国家保障型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支出由国
家统包,个人不缴纳、不承担社会保障费用。
(3)强制储蓄型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雇员和雇主为雇员储 蓄社会保障费用,经长期储蓄积累,满足 支付雇员的社会保障待遇。
3、社会保障的职能
1、稳定社会的职能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
“减震器”它至少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至于陷入 贫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而消除社会的不稳定 因素,促使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2、保障生产的职能 社会保障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而社会 保障本身的完善和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
3、调节经济的职能 社会保障对经济的运行起到了一定的调 节作用,故有经济稳定器之称。 4、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职能 社会保障本身具有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转
移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兴起和发展 历程
一、社会保障制度兴起的历史条件
社会保障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1、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
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过程中资本主义社 会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首先,产业革命 改变了产业结构,使大量的人口由农村流 入城市。其次,产业革命导致阶级矛盾日 益尖锐。
2、政治斗争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欧洲工人阶级经历
了一次“自在”到“自为”的质变,政治 力量不断壮大,迫使统治阶级作出一些让 步。迫使政府实行改革。
3、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1935年8月美国通过《社会保险法》成为
社会保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欧洲各国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立法。
(2)社会救济
是指国家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和因 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正幸事故 而暂时生活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物质帮助
(3)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
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福利服务,职业福利 和社会津贴的总称。
(4)优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 疾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 会保障制度
第十六章 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是社会 保障制度的实践者和完成者。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 社会保障,又称社会安全,是美国国会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首次使用 的一个概念。此后,社会保障一词多次见 诸于国际性的公约、建议书等文献中,并 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三、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及其类型
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在实践中,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对社会保
障内容作了不同的规定。英国、瑞典、美 国、日本等国的规定。 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1)社会保险
是指以维护形式,由国家、集体和个人
共同筹集资金,确保公民在遇到生、老、 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 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目前社 会保障正在向“国民皆保障”的目标前进。
3、手段的强制性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家维护的形式来确定
其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该次任务的完成, 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
4、基金使用的互济性
社会保障基金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筹集, 集中统一调济使用。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 不是绝对平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