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1、能理解文章的情节和线索,体会这样安排的效果。
2、学习从品读文本、了解作者、探寻时代背景、比较阅读等途径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领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同情悲悯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
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 (国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俊友》)。
(前三部是短篇小说,后两部是长篇小说。
)②《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③《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绮()罗旖旎()帷()幕誊()写模()样账簿()衣褶()锱铢()2、解词:一筹莫展:青睐:外貌出身婚姻爱虚荣(背景)痛苦烦恼不幸带来一个机会索然无趣(起势沉闷)(开端)显出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难题(发展)豁然如愿(格调明朗)会上——幸福的云雾——成功(发展)散会——现实的生活——寒碜回家——再次端详——不幸全部家当一挂项链突然转折(笔各项借款势陡降)——粗壮耐劳(发展)贫家妇女——往事美好突如其来(啼笑皆非)(高潮即结尾)戛然而止(回味无穷)一、研读第一部分2、“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句中,“也.”字说明了什么?3、“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句中,“只得..”说明了什么?4、“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句中,“能够..”说明了什么?5、“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说明了什么?6、“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句中,说说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二、研读第三部分2、根据“她先看了几副镯子,……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语段:①将这四段话改写成不带描写的叙述性语言。
②试分析这四段话的作用。
③这些文字极有层次地展现了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的心理状态。
试简要概括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
④这些文字运用了哪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⑤“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说明了什么?⑥“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试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⑦“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⑧“她跳.起来,……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试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项链三、研读第四部分2、文中“路瓦栽夫人得到成功”指的是什么?3、“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分析句中加点词表达效果。
4、“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第114页)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四、研读第七部分2、第1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倒数第7段中玛蒂尔德说“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玛蒂尔德高兴的原因是什么?4、“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试分析玛蒂尔德此时“得意的神情”的原因。
5、玛蒂尔德是一个悲剧典型,她的可悲在哪里?这悲剧性说明了什么?找出小说中细腻准确地描写路瓦栽夫人心理活动的语句。
请举例说说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一、精巧的构思1、项链原是赝品,直到最后通过其女友一语道破,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而且读者也会感到意外。
其实仔细想想,看来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2、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什么?二、深刻的主题1、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局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传统看法)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2、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
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3、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
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三、人物形象1、玛蒂尔德的特点是什么?4、试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①她一项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②他陶醉在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拓展延伸】1、路瓦栽夫妇在丢失项链之前的生活条件如何?依据是什么?2、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路瓦栽夫妇对生活的态度一样吗?3、在同样的条件下生活,为何两人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差异呢?4、丢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项链》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解文章的情节和线索,体会这样安排的效果。
2、学习从品读文本、了解作者、探寻时代背景、比较阅读等途径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领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同情悲悯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
【学习课时】4课时【预习导学】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法国莫泊桑(1850—1893)《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俊友》)。
(前三部是短篇小说,后两部是长篇小说。
)②俄国契诃夫(1860—1904)《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③美国欧•亨利(1862—1910)《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绮(qǐ)罗旖旎(yǐnǐ)帷(wéi)幕誊(téng)写2、解词:一筹莫展:(一:一点;筹:古代用于计数的算筹,也可说为计策;莫:没有;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青睐: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着看,黑色的眼珠在中间。
比喻对人喜爱或重视。
(睐:看,向旁边看。
)面面相觑:(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恐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说中什么情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说中的主人翁是谁?你认为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3、复述故事情节。
主人翁经历了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
起初,玛蒂尔德婚姻失意,似乎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
舞会和首饰的解决,更接近成功。
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
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
用十年时间还清了债务,最后才知所借项链是假的,最多值500法郎。
梦想得请柬借项链失项链陪项链还债务明真相。
4、小说以事件的自然进程为顺序,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前一矛盾的解决预示着新的冲突,直至最后发展到高潮。
其中,“失项链”是全文的转折点,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面写玛蒂尔德对奢华的追求并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写她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5、小说以事件的自然进程为顺序,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前一矛盾的解决预示着新的冲突,直至最后发展到高潮。
其中,“失项链”是全文的转折点,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面写玛蒂尔德对奢华的追求并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她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测评】1、说说玛蒂尔德思想发展过程。
2、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二课时1、玛蒂尔德思想发展过程玛蒂尔德的悲惨命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因素。
19世界末,法国社会正处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大资产阶级当权,政治腐败,社会道德沦丧。
上流社会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图慕虚荣、追求享乐,成为当时盛行的社会风气。
不同阶层的人都企图跻身上流社会,梦想过上贵族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地位。
梦想 得请柬做衣服(思想基础)(机会)(漂亮服饰)(高贵标志)夜会上成功还债务 发展(虚荣心极大满足)(转折)(现实主义态度)(矛盾心理) 2、情节结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外貌 出身 婚姻爱虚荣(背景) 痛苦 烦恼 不幸一张请柬带来一个机会 索然无趣(起势沉闷) 得请柬(开端) 一副穷相显出一个矛盾 一把眼泪解决一个难题 新的衣服 新的忧愁借项链(发展) 新的矛盾 豁然如愿(格调明朗) 新的办法 新的满足会上——幸福的云雾——成功 失项链(发展) 散会——现实的生活——寒碜 回家——再次端详——不幸 全部家当陪项链(发展) 一挂项链 突然转折(笔势陡降) 各项借款辛苦十年——粗壮耐劳还债务(发展) 贫家妇女 回溯十年——往事美好外貌的对比 突如其来(啼笑皆非) 明真相(高潮即结尾) 真假的对比【课堂测评】1、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能印证这句话吗?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续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情节发展过程,正是玛蒂尔德逐渐发展、不断明晰的过程。
可见,情节确实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2、 小说的高潮在哪里?作者这样设计高潮有什么好处?① 小说的高潮即结尾。
② 这样设计高潮,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一、研读第一部分 1、请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