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农村环境分析之生态农业1019.pptx

第三章农村环境分析之生态农业1019.pptx

提示: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 互联系的,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 过程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逐级递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技术
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化技术与 传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生态系统 保持良性的物质、能量循环传递,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 发展的恢复治理技术。
第五节 农村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落后的原因 农村环境管理
农村环境管理的发展及其问题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缺失 财政渠道的污染治理资金来源不够
政策扶持措施不利 污染治理模式与技术不适
20世纪70年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管理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重要内容 应充分认识农村环境的价值
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 增加牧草产量。
生态农业
就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 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将传统农业技术和 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 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具有良好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约经营管理的 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尽管各 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 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 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 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 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 1055万公顷。
中国生态农业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量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良性循环 的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 模式,是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①综合性 生态农业是一种大农业生产,注重农、林、牧、副、
渔全面发展,讲究种植、养殖、加工业合理配套的综合 模式。生态农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关系复杂多样, 生态结构科学合理,生态系统功能协调高效。 ②生产效率高 强调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要 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个高效的、良性 循环的生产系统。
生态恢复技术分为土壤改造技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 防治土地退化技术、小流域综合整治技术、土地复垦技术等 五类。
土地复垦是指对采矿等人为活动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期望状态的综合整治活动。
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从“事后治理向事 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强调从源 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的介绍
(1)沙棘,俗称“酸柳”、“酸刺”、“黑 刺
(2)山杏,主要指西伯利亚杏
(3)刺槐
(4)锦鸡儿(又称拧条)
(5)杜梨
(6)沙枣
(7)合欢
(8)臭椿
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 地的承载量。
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 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 放牧现象;
素、杀虫药、有毒金属、药物和激素等 据有关调查显示,太湖的富营养化畜禽养殖的贡全部被鱼虾等食用,从而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一 个重要因素
排泄物污染 使用杀虫剂等,也造成污染 出路:生态养殖。
作物-畜牧-鱼塘生态工程模式
思考与探究
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 换型生态工程。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 流动途径。
玉米间作花生
河南省民权县的“林粮间作”
棉花 油菜 套作
稻-鸭共作
工作鸭群
除 草
吃 虫
松土,促进分蘖
粪 便
稻田
②种、养、沼立体养殖型模式 是实现废物资源化、多级利用的一种养
殖模式。
如鸡—猪—沼气—食用菌—蚯蚓养殖模式;
鸭—鱼—田—蚕—猪立体养殖模式。
畜禽粪便
城市菜篮子工程在城市周围搞了许多大型养殖场 农村结构调整也搞了大大小小众多养殖场 年产上亿吨畜禽粪便,1猪排950kg,1牛排近8000kg粪尿 综合利用率很低 造成极大污染问题,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还有真菌毒
③生态性
生产中提倡多使用有机肥料,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 药和化肥,以减轻农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 坏。
人类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已经经历了原始农业(采集渔 猎农业、游牧农业、烧垦农业)、传统农业(固定农业)、 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集约农业)三个阶段,现在逐步过渡 到生态农业的新时期。生态农业将会成为人类农业生态 系统中的主导模式。
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与内容
环境管理 加强对乡镇工业
调整乡镇工业的发展方向 合理安排乡镇工业的布局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和制止污染转嫁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始兴于20 世纪80 年代
1970 年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 W. 提出“生态农业”( Ecological agriculture) 一词
●生态农业的类型和模式
①农田立体共生种植模式 将农田与农业生物(作物、果树、食用菌等)合理组合排布, 充实不同生态位,互利共生,农田四季常青,寸土不闲, 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如粮、棉、油、菜农田间套复种模式 (粮—棉、粮—油间套复种);农果(林)共生模式(农— 果、农—林模式)等。
麦田套种草 木犀生态农业 模式
1981 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 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开始建设生态农业,并在1981 年召 开的全国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工程的简称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没有物质循环的的系统,就会产生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并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 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 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
协调与平衡原理
----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即环境容纳量
资料分析: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 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 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