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 认知偏差
饶育蕾《行为金融学》课件 认知偏差
1.不同方案的比较; 2.事情发生前人们的想法; 3.问题的表述方式; 4.信息的呈现顺序和方式。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仔细比较下面两条线哪条更长?
Muller-lyer错觉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1. 对比效应 对比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根据前后不同的情景,
可能让事物或方案看起来更好或更坏,这就是对比效应。 2. 首因效应
(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 (2)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无法充分对其进行加工时 (3)手中的问题并不十分重要,以至于不必太过思虑时 (4)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5.2.1 代表性启发法
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 heuristic):人们倾向于根 据样本是否代表(或类似)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 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关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 相似性,以推断第一个事物与第二个事物类似之处。人们假 定将来的模式会与过去相似并寻求熟悉的模式来做判断,并 且不考虑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或重复的概率。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可得性启发法可能引致的偏差: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的偏差 2.由于搜索效率而导致的偏差 3.意象偏差 4.虚幻的相互作用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实验:哪个更多? 请你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从一篇文章
中随机抽出一个样本单词,认为该单词是以r开 头更有可能还是第三个字母是r更有可能?
“框定偏差”(framing bias)是指由框定依赖导致的认知与判
断的偏差,即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因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做 出不同的决策。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5.3.1 背景对判断的影响
“背景依赖”(context dependence),即决策者并不是孤立地知 觉和记忆素材,他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素材发生的 背景,来解释新的信息的。背景包括:
1/256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5.2.2 可得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人们倾 向于根据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 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 常出现。当事件的可得性与其客观频率高度相关时, 可得性启发法是非常有用的,然而,依靠可得性进 行预测可能会导致偏差。
在其它方面都不亚于B,那么A优于B,这就 是优势性(dominance)。然而,在问题表现形 式发生改变时,人们可能系统性的违背优势 性原则。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5.3.5 框定依赖与乐观编辑
人们在心理运算的过程中并不是追求理性认知上的效 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上的满意最大化。情感体 验在人们的现实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运算规 则称之为“乐观编辑”(hedonic editing)。
启发法(heuristics)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 考上的捷径,是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 略,也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the rule of thumb)。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算法与启发法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虽然 算法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它不能取代启发法。在 以下情况下,最有可能导致人们使用启发法,而不是理性 思考 :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数字实验
要求在5秒钟内对一数字结果进行估计: 87654321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另一个小组的受试者被要求在5秒钟内对以下数 字结果进行估计:
12345678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5.2.4 情感启发法
“情感启发法”(Affect Heuristic)是指依赖于 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
请问:他的身份估计是什么?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代表性偏差其可能导致其它偏差:
1.对样本规模的不敏感:小数定律 2.对偶然性的误解:赌徒谬误 3.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 4.有效性幻觉 5.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实验:
抛掷一个相同的硬币,一次得到头像(H)的概率是1/2,连续八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明茨伯格在70年代对83项公司战略决策的调查中 发现,其中仅有18项决策是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提出 来的,其余大多数是依靠直觉判断制定的。在很多情 况下,决策者进行项目投资、或收购兼并决策是依据 依据直觉或情绪,而不是客观的数据分析,因情感启 发而导致的决策错误也比比皆是。
另一个问题:在美国,凶杀与中风哪个造 成的死亡人数更多?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5.2.3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 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 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调整策略是 指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锚定与调整导致的偏差可分为两类:
第5章 认知偏差
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 启发式认知偏差 3 框定依赖偏差
中南大学商学院
引导案例: 天气与股票收益
农业和其它依赖阳光的产业在现代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极少 的,因此气候的变化对金融市场的股票指数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 微的。然而,Saunders(1993)研究了1927 年至1989 年的道 琼斯工业指数和1962 -1989 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指数与美国证券 交易所指数(NYSE/AMEX),发现纽约的云量(日照的代理变 量)与纽约股价指数的波动存在相关性:当云量为100%(此时 85%是雨天)时股指收益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当云量为0-20%时 (晴天),收益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云量为30%-90%时股指收益 没有显著差异。 Hirshleifer和 Shumway(2003), Dowling and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代表性偏差可能导致:对先验概率不敏感。
身份判断实验
受试者被告知某个人是随机地从总数是100人的样本中挑出 的,这100人中有70名工程师、30名律师。对这个人进行如下的 描述:
该人30岁、已婚、没有小孩。他的能力和激情都很高,因而 他在该领域有望非常成功,他深受同事们的喜欢。
Lucey(2005)研究也发现天气与股票收益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中南大学商学院
引导案例: 天气与股票收益
案例思考:
1.两个相关性极弱的事件中,气候对股票指数居然产生 了显著影响。那么,气候是如何影响股票指数的?
2.投资者在两个事件之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3.气候的变化会对投资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这些影响又怎样导致了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
其对股票的价格?
中南大学商学院
5.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 以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学活动, 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它包括感觉输入 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中南大学商学院
5.1 判断与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人类是“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s),即人 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考虑到我们有限的信息加 工能力,我们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主 要手段为:
5.3 框定偏差
5.3.3 框定依赖对恒定性的违背
恒 定 性 (invariance) 原 则 指 人 们 的 决 策 中,各个期望的优先顺序不依赖于它们的描 述方式 ,框定依赖使得决策权重函数呈现 了非线性状态,导致了对“恒定性”的违背。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5.3.4 框定依赖对优势性的违背 期望A至少在一个方面优于期望B并且
中南大学商学院
5.2 启发式认知偏差
案例: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构想了一个全球卫星移动电话项目,这就 是宏伟的“铱”星系统:用全球卫星系统建立一个遍及全世界的电话通信网 络,使客户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接收和拨打电话。工程师们将这一激动人 心的项目介绍给了摩托罗拉的高层管理者。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事物的形式(form)当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时常称之 为“框定”(frame)。
“框定独立”(framing independence)指问题的形式与人们的判
断和行为无关 。
“框定依赖”(framing dependence) 指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框定 。
注意力递减理论影响人们印象的形成,即随着人们注意力 的转移,列表上排位靠后的项目受到较少的关注,因此这些项 目对判断的影响力较小。 3. 近因效应
人们除了容易受到对一个论题的第一种论述的影响外,最 后一个论述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南大学商学院
5.3 框定偏差
4.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一个人在
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对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非常清晰 鲜明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 常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5. 稀释效应
拥有更多的信息有时候确会有所帮助,但同时中性和非 相关信息容易削弱我们对问题实质的判断,掌握与问题非 相关的信息会产生稀释相关信息的作用,导致相关信息的 有效性减弱。
次抛掷都是头像的概率是1/256,如下表所示。如果前面连续八次都是
头像,现在要对第九次下赌,下一次你估计会出现什么?你是赌头像
(H)还是赌字呢?
连续抛掷得到头像(H)的概率
银币出现的顺序
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