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选择题1. 《神学大全》的作者是()A.奥古斯丁B.阿奎那C.博丹D.西塞罗2. 在政体问题上,布丹主张()A.混合政体B.民主政体C.贵族政体D.君主政体3. “公意”是谁使用的一个术语()A.莫德斯丁B.洛克C.卢梭D.格劳修斯4.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为“政治学之父”。

A.奥古斯丁B.格劳秀斯C.斯宾诺莎D.马基雅维利5. 伊壁鸠鲁认为国家起源于()A.家庭B.村坊C.社会契约D.部落6. 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伊壁鸠鲁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7. 西塞罗理想的政体是()A.正宗政体B.变态政体C.平民政体D.混合政体8. 英国哲学家( )在扫清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经验主义认识论哲学,提出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A.培根B.托利拆利C.笛卡尔D.哥白尼9. 1970 年,当时任英国议员的埃德蒙·柏克发表了()一书,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激烈的攻击。

A.《自然政治论》B.《社会契约论》C.《法国革命论》D.《法哲学原理》10. ()将物质的物体看作是世界的唯一存在,认为一切物体都按照一种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着。

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加尔文11. 法国哲学家()则创立了理性传统,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基本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A.哥白尼B.伽利略C.笛卡尔D.培根12. 霍布斯的法律方面的代表作是()A.《政府论》B.《论法的精神》C.《利维坦》D.《社会契约论》13.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基本含义是()A.解决政治问题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B.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C.经济关系是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D.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问题而展开的14. 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神学政治观B.主权理论C.自然权利观D.社会契约论15.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表现出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洪堡16. ()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

A.自由主义B.人权主义C.神学政治观D.社会契约论17. ()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A.中国古代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18.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A.洛克B.亚里士多德C.卢梭D.柏拉图19. 反对权分立的思想家是()A.西塞罗B.洛克C.卢梭D.康德20.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的中心内容。

A.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B.中世纪美国政治思想C.中世纪英国政治思想D.古希腊政治思想二.填空题1. 《论共和国》的作者是。

2 孟德斯鸠认为,贵族政体的原则是。

3. 以自然法,社会契约论等基本理论为框架,霍布斯创造性的发挥了布丹主权理论,将国家的本质视为主权,进一步奠定了的基础。

4. 1776年,出版了《国民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最早提出了的观点,创立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统,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

5. 霍布斯的政治法律方面的代表作是。

6. 洛克的分权学说划分了,,等几种权力。

7.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学说被称为。

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打着清教的旗帜进行革命成为17世纪的一个典型特征。

9. 洛克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对后来西方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自由思想的始祖“。

10. 与国家的关系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11. 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 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家是。

13.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和个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

14. “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是提出来的。

三.解析题1. “人是万物的尺度。

”2.如果自然法没有成为古代世界中的一种普遍的信念,这就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它完全朝哪一个方向发展了。

3. 《神学大全》4. 权利是法律规范的利益5. 社会契约论6.法是自由的定在7. 路得的宗教改革确定建立了新的教条,即适合君主专制的宗教。

四.论述题1. 试述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主要内容2.简述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以及特点3.论述“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意义4. 怎样理解“人是政治的动物”?5.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思想?6. 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五.简答题1.怎样理解“在涉及任何政体和确定该体制的一些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政府成员都设想成无赖之徒,并假定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这句话?2. 简述修谟与洛克在财产权问题上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休谟观点的理论意义。

3.为什么说洛克的政治理论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源泉4. 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5.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进步性是什么?6. 伯克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政治特点是什么?7. 密尔代议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是什么?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5 BDCDC 6—10 CDACA11—15 CCBAC 16—20 AABDA二.填空题1. 西塞罗2. 节制3. 权力政治观4. 亚当·斯密劳动决定价值5. 《利维坦》6. 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7. 自然起源说8. 英国革命9. 自由主义10. 教会11. 《上帝之城》12. 亚里士多德14. 民族国家15. 自然起源学说三.解析题1. 答:(1)它是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代表思想;(2)它的涵义是:一个人对某物的感受是这样的,那么他便是这样的,而另一个人对某事的感受是那样的,他便是那样的;(3)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是对传统城邦制度共同利益高度集中的本质的瓦解,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

2. 答:这段话出自19世纪著名法律史专家梅因,表述了自然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要意义。

产生于希腊城邦时代的自然法,经斯多各派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奠定了西方思想史独具特色的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它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从总体上是积极的。

各派政治学家都以自然法为武器,批判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端,推动社会的改革,倡导新的政治原则,自然法成为政治理论进步的有力杠杆。

3. 答:(1)《神学大全》是托马斯·阿奎那论述其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

其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个方面,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2)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在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加以区分。

给哲学,理性以相当独立的地位,并认为它们可以调和共存。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肯定了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阿奎那基本沿袭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阿奎那论证了教会法高于国家法以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但他承认了自然法是人类普遍的理性。

4. 答:(1)这是英国思想家柏克的观点(2)柏克是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

他尊崇既定制度的智慧,并把权力看做是历史传统的产物。

他强调文明社会下权利与秩序,传统,权威结合在一起,而人的自由及人本身都要受到约束,通过社会合作与遵循法律来保障社会权利的实现。

5. 答:这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

这种理论在古希腊已有萌芽,并成为暴君可抗论的基础。

这一理论将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成立之前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人是自由平等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们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的不安全,理性指引人们彼此订立契约,国家和法律是由于人们在契约中交出的权利和权力而形成的公共权力和公共意志,于是通过契约便得到了国家和法律的本质。

6.(1)这是黑格尔提出的观点(2)黑格尔认为自由是法的规律性,法是对自由的制约,是自由本身内在的规定,是自由的应有之义,自由和法如同一硬币的两面,是直接的统一。

每一部法都是对自由的保障和体现。

7. 答: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提倡因信得教,将人的信仰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否定了封建教会的救赎理论,否定了教会的精神统治权和等级制度,为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廉价的民族教会提供了理论论证。

他的思想不仅强化了国王们的统治权力,而且使国家开始摆脱宗教事务,成为只为政治事务而存在的组织,促进了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他主张建立一个由世俗政府统治的独立于罗马的帝国,君主应全力维护世俗社会的秩序,人民则负有服从国王的义务。

四.论述题1. 答:①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

权力就是使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屈服于专制政权的统治②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一个是法律,一个是军队。

他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律来治理。

人民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会变得坚定、精明、文雅。

然而人是贪婪的,欲望是无穷的,法律有时也无能为力,因此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

比起为封建领主服务的雇佣军队和外国援军,他主张国家急需训练一支由自由市民组成的义务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忠于国家2.答:基本内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特点: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

3.答:这一观点是由17世纪荷兰政治系思想家斯宾诺莎提出来的,斯宾诺莎在其社会契约论中,主张个人并非把自然权利转让给社会。

个人只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由社会统一行使,个人永远保留财产权,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权。

他认为:(1)人们的思考是天赋能力,即使资源转让,每个人的理解力仍属于自己(2)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自由,而非用恐怖统治强制人们服从(3)对于政府统治,跟人以思想自由利大于弊,因此,斯宾诺莎思想自由。

此时,他强调人在行动上要守法。

他认为人无所谓的的意志自由,只有在不知道是无原因是才自民为自由。

人要承认并服从自然的必然性,才能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去的行动自由。

4. 答: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的著名命题,用来说明人的本性与社会性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