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8年高三5月考试题理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8年高三5月考试题理综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8年高三5月考试题理综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Cu64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等体积的双缩脲试剂A液、B液先后加入组织样液中,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完全是由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D.人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的高30倍,这与红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蛋白密不可分2.分别将等量的A、B两种不同生物新鲜的同种组织的样品进行研磨,过滤制得提取液后,平均分成若干组,调节一系列pH后转移到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过氧化氢剩余量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酶没有失活,则在相同pH条件下,A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大于B组B.若将pH由11调到9,则A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小于B组C.在相同pH条件下,A、B两组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含量不同D.若改变反应温度,则A、B两组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仍保持不变3.某同学在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装片后,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了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细胞简图(见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基因组成为AaBBB.该细胞含有四条染色体和两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aB的极体D.该细胞简图有错,A应改成a或a应改成A4.科研人员从某种毒蛇分泌毒液的腺体中提取蛇毒素,并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出了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能促进马体内的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B.将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体内,使马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从而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D.将蛇毒素注射到马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5.某农场经营者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着优质的家禽、家畜等。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作物、多种果树、优质家禽、优质家畜共同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B.延长食物链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能获得更多的农畜产品C.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可大量增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建立“农家乐采摘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已知某种植物种子的有色与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的是析两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甲组:P 纯合无色×纯合有色→F1(无色)F2(有色∶无色=1∶3)乙组:P 纯合无色×纯合有色→F1(无色)F2(有色∶无色=3∶13)A.种子的有色与无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甲组F2的个体自交都会发生性状分离C.若让乙组F2中有色种子的个体自交,则收获的种子中无色种子占1/6D.进行一次测交实验就能将甲组F2个体的基因型全部区分开来7.化学与社会、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B.可以用“化学声效应”来解释酶促分子马达,酶属于无机物C.葡萄糖可在酒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酒精D.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活性炭有吸附作用8.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

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

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

”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A.蒸馏B.过滤C.萃取D.升华的是9.苦艾精油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其中四种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A.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①、②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D.③的一氯代物有5种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6,且X、Y位于不同的周期,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Z的单质形成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可得到Z的氢化物和油状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Y>ZB.X的最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后可产生白烟C.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一定比W的强D.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WX的水溶液呈中性11.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钴氮共掺杂碳载(Co,N-CNF)负载Ni3FeN的纳米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能使该可逆锌空气电池在高密电流下稳定工作,工作原理为2Zn+O 2+4OH-+2H2O2Zn(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B.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1mol电子,消耗氧气5.6LC.充电时,OH-向阳极移动D.充电时,阴极区域pH减小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FeCl2晶体是否完全变质取少量久置的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分离Fe2O3、Al2O3将混合物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烧四项操作C证明:K sp(Ag2CrO4)<K sp(AgCl)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D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葡萄糖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13.常温下,向0.1mol·L-1的AlCl3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体系中含铝微粒的分布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4的溶液中:c(Al3+)>c[Al(OH)2+]>c[Al(OH]B.pH=4.5的溶液中:c(H+)+3c(Al3+)+2c[Al(OH)2+]+c[Al(OH]=c(Cl-)+c(OH-)C.pH=7时,向体系中再加入NaOH溶液,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HD.pH=8时,向得到的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Al(OH+CO22Al(OH)3↓+C+H2O和C+H2O+CO22HC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实验中,只有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B.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0,则它的极限频率νc=C.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D.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能增大光电流15.倾角为37°的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滑块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

已知滑块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相等,滑块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等,sin37°=0.6,cos37°=0.8,则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16.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电荷M、N为异种电荷B.在x轴上,6a>x>3a的区域内,有一点电场强度为零C.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D.若设无穷远处为电势能零点,则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1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电阻为R、半径为r0的单匝金属线圈,线圈内有一半径为r(r<r0)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线圈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乙变化时,令=a,=b,从上往下看,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流I变化的是18.如图所示,矩形导线框置于磁场中,该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

电阻不计的线框通过电刷、导线与变压器原线圈构成闭合电路,线框在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逆时针以大小为ω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已知线框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E m,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4,副线圈通过电阻R接两个相同的灯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示中线框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表达式为e=E m sinωtB.副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为2E mC.开关K闭合时,电阻R两端电压降低D.当线框转动角速度增大时,灯泡的亮度不变19.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

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若AO>OB,则A.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B的角速度B.星球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C.双星的总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D.双星之间的距离一定,双星的总质量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20.一质量为0.6kg的篮球,以8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被篮板反弹后以6m/s的速度水平反向弹回,在空中飞行0.5 s后以7m/s的速度被运动员接住,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篮板碰撞前后篮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8.4kg·m/sB.被篮板弹回到被运动员接住的过程中篮球的动量变化大小为0.6kg·m/sC.篮板对篮球的作用力大小约为15.6ND.被篮板弹回到被运动员接住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产生的冲量大小为3N·s21.如图所示,两个大小不计、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长为L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在两物体上,绳恰好伸直且无拉力,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两物体慢慢靠近直至接触。

已知两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在两物体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一直增大B.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不变C.地面对A物体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D.当两物体间的距离为L时,绳上的拉力最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