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第七章---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

7.第七章---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


Minnesota, and is much poorer. It has, or had
till yesterday, fewer students tha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译文:例如,牛津大学在校生数比明尼苏达州 立大学要少得多,也穷多了。(而且)它的在 校生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比多伦多大学少。

返回
英汉词汇形态变化不同
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 动词的词汇形态变化 名词的词汇形态变化 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汇形态变化 其他词汇形态变化
汉语的词汇形态变化 词语、语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

返回
主要对策
译英语的形态变化时,汉语一般用加词或 变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汉译英时,应把 汉语的时态、语态、情态、语气等用英语 的形态变化表达出来。
例3:他只要听到几句恭维话就会得意忘形。
译文:A little flattery would set him carried away.
例4: 一星期没洗澡,一身臭汗。
译文:I am smelling of seven-day-old sweat.

返回
介词
英语中名词使用频率高,造成了介词的活跃。 英语介词数量多,有巨大的搭配联结能力和表
达功能,许多介词都具有很强的动词性,很多 是由动词变来的。
汉语介词数量少,且表达功能很弱。
把英语的介词短语译成汉语时,往往要借助于 汉语的动词、短语或短句。汉译英时,应该善
于使用英语的介词表达法。

返回
例1:The raising of 25 thousand pounds was a task altogether beyond her powers.
3: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is.
译文:听到他这样讲话,我差点儿笑了出来。

返回
英汉优势词类不同
英语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表 达能力强,在句子中很活跃,构成了英语
的优势词类,而汉语中的优势词类为动词、 短语和短句。
主要对策:英译汉时,将英语中的优势词 类从英语的外形束缚中解放出来,译成比

返回
形容词
英语的许多形容词表现力很强,它可以代 替动词、名词或副词的语法功能,但有时 比上述这些词类所携带的信息丰富得多。 作定语时,位置比较灵活,特别是和某些 不定代词配合时,可以表达比较复杂的内 容;而汉语形容词则没有这么多的优势。
具体例句分析

返回
例句分析
1:I am much abroad in my guess.
译文:我大错特错了。
2:He has a strong dislike for the
sentimental.
译文:他非常讨厌多愁善感,无病呻吟。
3:他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经验。
译文:He is a green hand.

返回
4:He spent seven cold and hungry days in
“难关” ----语言差异,因为摸不到对应或 近似的译文表达,才弄得“头昏眼花”。

返回
译事之难
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语言差异上, 难在寻觅译文的近似表达上。有的语言表
达法,涉及到一些惟妙惟肖的含义及特殊
的文化意蕴、民族风情、习俗等,其中大
部分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方 法。
吃透这些差异和处理的对策,对提高翻译 是大有裨益的。
译文1: 要筹集两万五千英镑她根本无力办 到。
译文2:要筹集两万五千英镑远远超出了她 的能力所及。
例2: The man who is above his business
may one day find his business above him.
译文:不屑于干自己工作的人,终于有一 天会发现自己不配干那份工作。
第七章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
----通天塔的背后(一)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一)
翻译与创作 译事之难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
• A:英汉词汇形态变化不同 • B:英汉优势词类不同

翻译与创作
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 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 关,譬如一个动词或名词,写不出,创作 时可以回避,翻译却不成,也还得想,一 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出一个 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
例句1:They ຫໍສະໝຸດ old me that Professor Liu
would have been teaching here for twenty
years by this winter.
译文:听说/他们说到今年冬天(时)刘教 授在这里教书(就)要满20年了。

返回
例2:Oxford is much smaller in numbers, for example, than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the wind and snow.
他又冷又饿地在风雪中过了七天。
他在风雪中过了七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
他饥寒交迫,在风雪中捱过了/坚持了七天。
5:He had some cheerful wine at the party.
聚会时他喝了一些酒,于是便来劲了(兴致高 涨起来,话多起来……)。
较灵活的汉语对应成分,可称之为“借助 各自优势,达成优势互补”。

返回
名词
名词作主语不一定非译成主语,可译为状语、 谓语等,名词作宾语、介词宾语或表语时,更 要灵活处理。
例1: The kaleidoscope of shifting interests made it impossible to sort out the “winners” and “losers”.
译文:各国的利益变化不定,好像万花筒一样, 这就使人难以分辨出究竟谁是“赢家”,谁是 “输家”。

返回
例2:What can easily be seen in his poems
are his imagery and originality, power and
range.
译文:他的诗形象生动,独具一格,而且气 势磅礴,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