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作业指导书(干孔)

桩基作业指导书(干孔)

新建***至***铁路工程****-**标项目部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干孔作业)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项目部*分部****年**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作业准备 (1)2.1技术准备 (1)三、技术要求 (1)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4.1施工程序 (2)4.2工艺流程 (2)五、施工方法 (3)5.1施工准备 (3)5.2场地准备 (3)5.3测量放样 (3)5.4钢护筒的埋设 (3)5.5钻孔施工 (3)5.5.1钻机就位 (3)5.5.2旋挖钻机的设置及调整 (3)5.5.3钻孔 (4)5.5.4终孔 (4)5.5.5成孔检查 (4)5.5.6清孔 (5)5.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5)5.6.1钢筋笼加工 (5)5.6.2钢筋笼吊装就位 (5)5.7灌注水下混凝土 (6)六、劳动组织 (7)七、材料要求 (7)八、设备机具配置 (7)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8)9.1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8)9.2钻孔桩施工质量检验 (8)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8)10.1安全要求 (8)10.2环保要求 (9)旋挖钻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标段二分部钻孔桩旋挖钻(干孔作业)的施工。

二、作业准备2.1技术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包括桩径、桩长及地质情况。

进行现场勘察,对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既有架空管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采取清除、移位、保护等措施。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配备旋挖钻、装载机、挖掘机、吊车等机械设备。

钢筋、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水等原材及时进场及检验。

三、技术要求1、桩位放样、成孔质量及桩体质量必须满足施工图设计文件及业主相关文件的要求。

2、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由业主验收合格经标定后的混凝土拌合站集中供应。

3、所使用的机械及设备具有合格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操作人员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

4、桩基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经批复,所使用的原材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并按相关要求抽检合格。

5、钻机就位、开钻前、成孔、钢筋安装、混凝土灌注前,必须通知现场监理进行确认。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桩基施工旋挖钻干孔作业成孔。

桩基施工队按专业工种配齐人员,配齐相应的混凝土及钢筋施工机具,并按指定的施工范围就位。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制作,采用25T吊车进行安装,混凝土运输车负责混凝土运输,采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浇注。

4.1施工程序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程序为: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埋设护筒→搭设钻机平台→钻机就位→钻进→检孔→清孔→制作安装钢筋笼→安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4.2工艺流程五、施工方法5.1施工准备钻孔桩基础主要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钻孔过程中未出现地下水或者地下水位较低的桩基,可以采用干孔作业。

钻孔前对墩位处进行场地平整,场地标高不低于桩顶标高+护筒长度,钻孔前对桩位进行精确放样,并复核桩基的相对位置关系,设置好“十字”护桩。

5.2场地准备整平场地,场地为旱地时,清除地表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场地淤泥层较厚时,应搭工作平台,以保证钻机稳定。

5.3测量放样依据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首先放出墩位中心,再放各桩位中心点,并在纵横向设置护桩,护桩设置在稳定且不易破坏的地方。

5.4钢护筒的埋设钻孔前在孔口设置不漏水的钢护筒,钢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cm,护筒选用8~12mm厚的钢板,高度宜为每节2m,根据地质情况增减护筒长度。

在旱地高出施工地面0.5m。

埋设护筒时,护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

护筒埋设完毕后,应对护筒中心位置及倾斜度进行复测,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5.5钻孔施工5.5.1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

保证钻机工作正常。

通过测设的桩位准确确定钻机的位置,并保证钻机稳定,通过钻机内调平装置保证钻杆竖直。

5.5.2旋挖钻机的设置及调整(1)施钻时,将钥匙开关打到电源档,旋挖钻机的显示器显示旋挖钻机标记画面,按任意键进入工作画面。

先进行旋挖钻机的钻杆起立及调垂,即首先将旋挖钻机移到钻孔作业所在位置,旋挖钻机的显示器显示钻杆工作画面。

从钻杆工作画面中可实时观察到钻杆的X轴、Y轴方向的偏移。

操作旋挖钻机的电气手柄将钻杆从运输状态位置起升到工作状态位置,在此过程中,旋挖钻机的控制器通过采集电气手柄及倾角传感器信号,通过数学运算,输出信号驱动液压油缸的比例阀实现闭环起立控制。

实现钻杆平稳同步起立。

同时采集限位开关信号,对起立过程中钻杆左右倾斜角度进行保护。

(2)在钻孔作业之前需要对钻杆进行调垂。

调垂可分为手动调垂、自动调垂两种方式。

在钻杆相对零位±5°范围内才可通过显示器上的自动调垂按钮进行自动调垂作业;而钻杆超出相对零位±5°范围时,只能通过显示器上的点动按钮或操作箱上的电气手柄进行手动调垂工作。

在调垂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的钻杆工作界面实时监测桅杆的位置状态,使钻杆最终达到作业成孔的设定位置。

5.5.3钻孔(1)旋挖钻机钻头的选择根据图层情况和钻孔方式进行选用。

黏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地层选用回旋钻头。

碎石土选用嵌岩石钻头。

(2)旋挖钻机开孔施工轻压慢进,钻头带主动钻杆全部进入孔后,再逐步加速进行正常钻进。

(3)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防止卡钻和埋钻。

5.5.4终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及时通知设计代表对地质情况进行核实。

通过钻渣,与设计图纸对照,以验证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与勘测设计资料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和建指工管部进行确认,进行变更。

如满足设计要求,立即对孔深、孔径、孔型进行检查。

5.5.5成孔检查(1)钻孔灌筑桩在成孔后,及时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

(2)采用笼式探孔器检测,其外径为钻孔的设计孔径,长度为孔径的4~6倍,且不小于6m。

检测时,将测绳拴在探笼的起吊顶端,将检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表明孔径满足设计要求,探笼长度加护筒顶至探笼的测绳长度为孔深。

(3)竖直度采用铅锤法测量,在露出护筒的钻机钢丝绳任意一点处,绑扎锤球,钢丝绳与锤球距离比锤球绳长度即为竖直度。

5.5.6清孔①、孔底清理紧接终孔检查后进行。

钻到预定孔深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转清土(10转/分钟),然后停止转动,提起钻杆。

②、注意在空转清土时不得加深钻进,提钻时不得回转钻杆。

③、清孔后,用测绳检测孔深。

5.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5.6.1钢筋笼加工(1)HPB300级钢筋采用E50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采用E55系列焊条,用电弧焊接Q235-B钢采用E43系列焊条。

(2)本标段桩基钢筋笼主筋为φ25、φ20钢筋(连续梁415#墩-418#墩桩基主筋为Φ25),主筋纵向接长宜采用闪光对焊,如因钢筋笼单节过长难以运输,需分节制作现场接长时,采用单面焊接方式,φ20钢筋搭接长度20+(0~0.5)cm,φ25钢筋搭接长度25+(0~0.5)cm。

(3)采用滚笼机加工桩基钢筋笼,钢筋笼主筋与箍筋在交叉点点焊连接。

(4)现场采用搭接焊连接主筋钢筋时,钢筋的搭接端部预先弯向一侧,弯折角度为4°,保证焊接后两根钢筋同心,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

5.6.2钢筋笼吊装就位(1)钢筋笼采用25T吊车安装,钢筋笼顶部根据护筒顶标高设置吊筋,吊筋根据技术交底确定。

(2)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提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起吊时,吊点栓牢布置于直径方向,起吊过程中采用两点起吊法防止钢筋笼变形,使钢筋笼起吊后呈自然垂直状态,吊点设置在加强箍筋处。

(3)钢筋笼起吊安放,采用慢起慢落、逐步下放的方法避免碰撞护壁,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与孔内护壁保持75mm保护层距离(369#墩-372#墩保护层为80mm),保护层垫块采用同桩基混凝土标号的砼块制成,竖向每隔2m布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布置4块。

(4)钢筋笼下放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护桩拉十字线检查钢筋笼中心是否偏位,并保证钢筋笼底部处于悬吊状态。

5.7灌注水下混凝土(1)本标段桩身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径300mm钢导管,导管使用前应进行0.6Mpa-1.0 Mpa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机具采用吊车,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导管安装:现场安装导管时,采用吊车将首节导管吊起放入护筒井口板上,作临时支承,然后吊次节导管通过丝扣连接好,并均匀上紧防松保险螺栓,逐节依次连接达到要求长度,接头要妥善连接,导管不要碰伤接头丝扣。

(4)灌注混凝土技术要求:①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一般将导管提离孔底30~50cm)。

②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③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④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⑤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0.8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⑥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离析、泌水现象。

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为180~220mm。

⑦、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灌注完成后对桩顶4米范围内砼用50型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要均匀,不得漏振、过振,以保证桩顶范围内砼密实。

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高出部分在砼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⑧、灌注完毕后,拔出护筒。

六、劳动组织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台旋挖钻配备的施工人员配备表七、材料要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用水的水质符合工程用水的标准。

钢筋的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麟锈等清除干净。

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并经检验合格的批次。

选用粉煤灰需经抽检合格的批次,并和配合比试验相同的生产厂家。

细骨料、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并经实验室检测合格生产厂家。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9.1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1)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孔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