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 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 力,我们就必须应该努力 遴选出作为作为我们道德 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 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第24页)
3、信(思想品德信念) 孔子:“知及之,仁不能
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4、意(思想品德意志) 孔子:“苟志于仁矣,无
恶也” 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
5、行(思想品德行为)
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
班图拉:只有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就会出现好的 品德
(二)外部制约过程
1、国际社会环境
2、国内社会环境
物质环境(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
精神环境(政治生活状况、 文化生活氛围、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
3.王小锡、王建华编著:《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陈成文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 第9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弗学何以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皮亚杰、柯尔伯格:人的品 德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 的掌握
2、情(思想品德情感)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马克思:“激情、热情是人 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 力量”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矛盾和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一)基本矛盾
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 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 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 的矛盾
(二)具体矛盾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 的矛盾
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
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 间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 律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 展的规律
(一)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 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 协调
2004年对上海闽行区6所中 学的调查 ——你的理想信念
53%“找一份好工作”; 31.2%“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你学习的目的
45.5%“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30.3%“为社会作贡献”
20.4%“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的 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一)思想品德的含义 (二)思想品德结构
1、含义 2、构成要素
心理
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 动力和条件
思想
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 社会内容和方向
行为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客观内容、 根本标志和直接任务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过程
(一)基本规律(适应超越 律)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 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 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 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 品德要求的规律
1、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 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 发展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 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社 会发展规律)
(二)具体规律 1、双向互动规律 2、内化外化规律 3、协调控制规律
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 兴趣小组(工厂、农村和 街道)、各种业余文艺、 体育团体等
(二)受教育者
1、个体
学生、子女、工人、干部、农 民、知识分子等
2、群体 正式群体:共青团员群体、
共产党员群体、领导干部
非正式群体:学生社团、球 迷群体
稳定群体:有固定单位、 固定工作的群体
流动群体:民工、专业技 术人员、留学生群体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 时
57.5%“集体利益为主,兼顾 个人利益”
27.9%“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 益”
11.6%“个人利益为主,兼顾 集体利益”
3.1%“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对社会的评价
60%“真善美与假丑恶相交 叉”
24%“假丑恶多于真善美”
——看到打架或其他违法行 为时
53.9%“走远点”; 25.1%“看看热闹”; 19.7%“挺身而出”
(三)教育介体 (四)教育环境(情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 段
(一)内化阶段 (二)外化阶段 (三)反馈检验阶段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 环节
(一)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二)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三)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四)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特点 (一)社会性 (二)实践性 (三)同时性与多端性 (四)长期性与反复性
思考题:
1、试述思想品德的结构。
2、简述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 律。
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 本矛盾及其表现。
4、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 规律。
阅读书目:
1.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第6章,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 学概论》第4章,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版。
(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 运动转化
1、主体内在的诸要素之间 的矛盾运动
2、一定社会要求与原有的 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 斗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的特点及基本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 本要素
(一)教育者
1、个体
领导者、宣传工作者、思 想工作者、教师、家长等
2、群体
正式群体:政党组织、工 会、妇联、共青团、行业 协会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