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SEARCH政府与媒体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路径分析□刘海旎【摘要】本文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从政府对媒体的规范与引导和媒体对政府的支持与监督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政府部门对媒体角色定位不准、个别政府官员缺失媒介素养、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提出通过提高政务人员媒介素养、建立完善的媒体管理机制等途径,在服从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在平等对话的动态平衡中,在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下,实现政府与媒体之间管控与合作相协调,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政媒“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政媒关系;模式构建;合作伙伴关系“政媒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伴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不断演变①。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相对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媒体高度依附于政治,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是其政策宣扬的有力“喉舌”,政府与媒体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尤其是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力量迅速壮大,媒体的角色已经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政府的各种理念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传播政府正面形象;另一方面站在公众舆论立场,反映民心民意,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评价,在客观上形成舆论监督的同时,对政府形象有时也会产生消解作用。
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自然由以前的单向管控,转向相互依赖。
这就要求人们对传统的“政媒关系”重新进行审视,探讨如何建立一种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政媒关系”。
一、合作伙伴:“政媒”关系的核心理念"伙伴关系"(Partnership)的概念最早始于1994年,彼时冷战结束不久,北约就开始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提出与非北约国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说法自此提出③。
它最初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学术语,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又被称为“合作伙伴关系”。
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作者简介】刘海旎,陕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制卿知/区19年第03期|17NEWS RESEARCH"”"””-”""”—科领域,其内涵意义也因学科差异各有不同:语义学上,“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看作是若干个不同部门之间为了联合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而进行各种资源或信息的汇聚与整合,所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经济学上,则是指多个经济实体或机构、组织之间为了追求各自或者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进行资源共享,为实现经济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种合作方式;从管理学上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认为是不同机构、组织或其他团体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资源、组织、决策、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协商性合作,以一种彼此信任的态度或方式来实现某些目标或满足某种诉求®。
关于“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内涵意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综合其核心概念,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理解为不同机构、组织或个人之间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合作关系,指的是参与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尊重、多方共赢的合作关系。
其合作主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基础、有着较为充分的沟通合作过程、有着共享的信息和资源以及有着相互信任、共担风险的自觉性与约束力等特征。
政府与媒体,是与公众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两种机构,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民、服从社会公共利益,二者终极职能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以公众需求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都将促进社会公平和落实社会责任作为各自的最高追求。
这就为我国新型"政媒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平衡点,使得政府和媒体能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服从于公共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而构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我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现状:相互依赖(一)政府对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1.媒体的内在社会政治属性要求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媒体通过传播信息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对平衡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更是社会各方力量角逐的主战场,不同组织、群体为了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通过新闻媒体争夺话语权,希望赢得更多的支持力量。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网络承载着巨大的民意显示与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同时也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战场。
面对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舆论引领的主阵地,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积极引领社会公众,树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一致的价值体系。
2.媒体的外在市场主体属性也离不开政府的规范与引导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以外,我国大多数媒体都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因此,媒体在承担传播主流价值功能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媒体希望挖掘到一些独家性、原创性甚至爆炸性的新闻消息来提升自身媒体地位本无可厚非,但倘若没有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认真甄别与科学把关,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必然会对公众正常的价值观念甚至社会秩序形成冲击。
部分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和发行量,忽视行业操守,不惜炮制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蛊惑大众,谋取不当利益,因此,媒体的报道行为必须由政府进行规范引导。
(二)媒体对政府的支持与监督1.媒体是辅政利民的有效手段及时准确地了解社情民意,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础和前提,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是反映民意、民生的风向标和探测器。
一方面媒体可以将符合政府行政理念的价值观念和各项政策“上情下达”,通过电视、网络等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向民众进行传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公众群体的合法权益与诉求,媒体18药闻知氓師9年第03期|也会进行传递,“下情上传”,引导广大民众理性释放情绪,敦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尤其是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媒体更要通过自身的纽带功能,及时做好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传播工作,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5年“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故”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就在政府和社会民众之间,通过新闻发布和信息传播,建立起一条信息流动的通道,成为帮助政府化解各种社会危机事件的重要角色。
2.媒体是督政反腐的重要工具我国现有的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都属于体制内部的自我监督,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强化利用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开展反腐工作的力度,一些官员的贪腐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发酵,最终落马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肩负舆论监督与守护公共利益重任的媒体,已经化身为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敦促政府部门合理施政的一把“利器”。
三、当前政府与媒体关系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一)一些政府部门对媒体角色定位不准,观念落后网络信息化时代,媒体不再仅仅是政府的单向“宣传工具”,而是代表广大社会公众对政府政策和各项公共服务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公器”。
但是仍有少数官员将自己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对公众意见有逆反心理,对媒体监督采取轻视态度。
互联网时代,这种落后观念的根源还在于一些政府部门对媒体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二)个别政府官员缺失媒介素养除了贪腐行为易遭媒体曝光,一些政务人员因缺失媒介素养,在言行失当后成为媒体报道、舆情关注的热点,引发公众议论和批评,也使得部分官员容易对媒体产生抵触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媒关系”的良性发展。
例如,某市化学公司着火爆炸事故中,部分死亡人员遗体爆炸形成碎片,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通报却强调“遇难者亲属情绪稳定”,遭到官方媒体和广大网民的批评。
虽然在突发性的事故和灾难面前,官方发布已经成了政府的规定动作,但少数通报的官腔措辞,映射出的是部分官员媒介素养的缺失。
(三)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化、大众传播时代,媒体一般倾向于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而政府部门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事件,更强调特殊化处理,以期正面引导社会舆论。
当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必须预设应急管理机制,及时满足广大民众的信息需求,引导媒体灵活变通地开展新闻传播工作,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次生舆情灾害。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E—”””,"”"news research后,虽然天津市相关媒体第一时间冲到新闻现场并彻夜工作,但却限于常规的信息管理流程而未能及时播出第一手新闻,最终结果是政府形象和媒体公信力都被损伤。
四、政府与媒体“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设想与路径良性的政府和媒体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要求政媒双方能够通过信息的共享传播,各取所需、合作双赢,是一种能够进行良性互动和持续性发展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按照“伙伴关系”理论,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构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既要求参与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或目标,相互信任,能够进行“合作”,同时又要求参与主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能够彼此尊重、进行平等有效地沟通而成为“伙伴”。
因此,在我国构建良性发展的政府与媒体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与媒体双方必须在互相尊重、及时沟通的基础上,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准则,同时充分发挥好公共利益这个看不见的“杠杆”作用,审时度势地调节自身的行为。
让政府与媒体在服务大众、服从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在平等对话的动态平衡、良性循环中,在遵循媒体发展规律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下,真正实现政府与媒体的管控与合作相协调。
(一)切实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1.客观定位媒体社会角色,重劲闻壮识区'19年第03期I 19NEWS RESEARCH.................视媒体在舆论宣传中的作用正确理解我国媒体的角色与功能转变,是提高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前提。
要建立政府与媒体间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就必须改变陈旧的防范对立观念,在充分理解媒体职责和使命的同时,为其提供新闻报道的空间和渠道,共同维护大众的知情权,学会以工作伙伴和朋友的角色来平等定位和对待媒体人,增强和促进政府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⑥。
政府重视与媒体的合作,媒体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引导力,在关键时刻和困难时期为党和政府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支持。
2.努力提升政务人员的媒体公关能力,理性对待媒体监督一方面政务人员要廉洁自律,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施政为民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政务人员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工具和媒介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培养其对公共信息的敏锐性,及时了解和把握社会公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