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1、基本词汇保持不变。

如 “人”、“手”等。这类词数量不多,
却是汉语的基本词汇
2、新词产生旧词消亡。
①任何新事物、新思潮的出现,都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新 词来表达,就会产生很多新词;
②同时反映旧有事物或概念的词的改换、更新,也会产 生新词。而新词产生后,往往导致旧词的消亡。如:
“舟——船”、“梁——桥”、“足——脚”、
有缓急非有益也。
词义辨析练习一:请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4、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因辞让之。 5、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6、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7、安贫乐潜,味道守真。 8、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9、凡克邑不用师徒曰“取”。 10、动静有常,大小殊异。 11、非常之事,常人所骇。
为词义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
显著的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
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1、词义轻重变化
例如: 古义
今义
恨 遗憾、不满
痛恨、怨恨
怨 怨恨、痛恨
埋怨
诛 责备
杀戮
感激 愤激
感谢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


谣言
中性 贬义
下流
中性 贬义
吹嘘
如:信誓旦旦 斤斤计较 落落大方
伐木丁丁 关关雎鸠
杨柳依依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咄咄逼人
在古汉语中,此类叠音词应用较广,但是,叠 音词的两个字只表示音节,只有重叠起来才表示特 定的意义,与分开后的单字意义无关。
(2)联绵词:一般是由两个音节组成,这两个音 节在语音上大多有联系,表示一个不可分割的意义。 类型:①双声联绵词:参差、仓促、琵琶、伶俐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即
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 况,有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现 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乃至用今义去解释它。
如 :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云髻半偏新睡觉。” “地方千里”, 2、单音词发展为复音词的四条主要途径: (1)在原有的单音词上加上词缀。 鼠—老鼠 师—老师 妹—阿妹 石—石头 锄—锄头 桌—桌子 旗—旗子 (2)更换一个新的复音词,用以取代原有的单
③旧事物的消亡也会引起一些旧词的消亡。如:
“巡抚”、“乡试”等。
3、大多数词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4、词的多义化。
5、词语的复音化。

以上这些特点,就形成了古今词汇的不同面貌。因此,
学习语言,词汇应是重点。基本词汇懂得少,读懂古籍就会
很困难。 如: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②叠韵联绵词:婵娟、徘徊、缠绵
③双声叠韵联绵词: 辗转、匍匐、缱绻
④既不双声又不叠韵的: 狐疑、扶摇、寂寞
(3)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例如:
嘎吱 知了 叮当 扑通 轰隆
扑哧 吧哒 劈里啪啦 稀里哗啦
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4)译音词:
单音词,词义为二词意义的综合或引申。
往来 乾坤 天地 左右 长短 是非 朝夕 好歹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原有的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被淘汰,
不能单独使用,但作为语素,仍然保留在语言中,有着极强 的构词能力。
冠——冠军、张冠李戴、桂冠 虑——考虑、忧虑、思虑 履——履行、步履蹒跚、如履薄冰 元——元旦、元凶、元宵、元首
帅偏师以修封疆。
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
其民殷众,以多甲兵。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同义合成词的特点:
①先秦时多数处于临时组合阶段,没有固定形式。
②对这类词古人常常加以辨析。
婚姻 “妇家为婚,婿家为姻。”《说文解字》 饥馑 “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尔雅》 乏困 “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食曰困。”
音词。
池—护城河 去—离开 访—咨询 涕—眼泪 冠—帽子 伐—攻打 冢—坟墓 畏—恐惧
(3)在原有的单音词基础上,加上一个(个别为数个)意 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词。
衣——衣服 国——国家 民——人民 朋 ——朋友 军——军队 功——功勋 宣——宣誓 鳏——鳏寡孤独 (4)在原有的单音词基础上,加上一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
二、 古今词义的变化
古今词义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范围和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不同二 方面。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就一个词的本身来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虚化
或修辞等原因,一些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词义扩大
指一个词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大,即词义包括的范围扩 展了。
咖啡、比萨、 单于、可汗、葡萄、琵琶等。
2、合成词

由数个语素组成的词叫复音词。其结构类型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
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重叠式等等。下面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
(1)同义合成词: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同一词性的 两个词素的组合,共同表示同一概念 。如:婚姻、饥馑、平 安、社稷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从词的构成上看,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1、单纯词

即由一个语素(词素)构成的词。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
位,是最小音、义结合体。但语素不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
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构成词语的材料。 如:

出嫁、嫁接、元旦、元凶
等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一个词。词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 运用的语言单位。
汉语中,单音词都是单纯词。复音词中有些也是单纯汗、翩翩、霏霏

从音节上说,它们属于复音词,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只
有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即复音单纯词。

古汉语中,复音单纯词不多,并且以双音词居多,有
少量的三四个音节的单纯词。复音单纯词又可分为:
(1)叠音词:主要用于描写性状、摹拟声音、增 强语气。

金 金属
黄金

祥 预兆
吉兆
3、词义转移

指词义所表示的概念由原来的一种转变为另一种,即词的中心意义
发生了变化。

古义
今义

走跑
行走

脚 小腿


涕 眼泪
鼻涕

骄 高大的马
骄傲

闻 耳听
鼻嗅

行李 出使的人 旅行衣物
凡词义演变了,却又不属于扩大、缩小 的,都可以看作是转移。
词义的演变一般是新义取代了旧义,但旧 义在一些成语或俗语中还保存着。如: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它同语音、
语法共同构成语言的三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 的发展和人们认识上的变化。所以,词汇也是 三要素中最敏感的、变化最快的。
一、汉语词汇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语言中的语音、语法变化不
大,只有词汇改变最大、最快。汉语词汇发
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③这类词中两个语素往往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并且每个词可 以独立使用。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君子不忧不惧。
(2)偏义合成词:由两个单音的,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 构成。其中一词素表示意义,另一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起增加 一个音节的作用。如:
大夫不得造车马。 无羽毛以御寒暑。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
中性 贬义
爪牙
褒义 贬义
锻炼
贬义 褒义
复辟
中性 贬义
二、词的类型
(一)概述

汉语中的词,按语音形式可分为单音词和复
音词两大类。
1、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 以复音词为主。

单音词,由单个音节组成的词。

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音节是用听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基本单位,音 节之间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界限。在汉语中一般一 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
词义辨析练习二:请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 词义。
1、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2、诗守南楚,民作谣言。 3、子为父死亡所恨。 4、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5、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 6、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7、公子行数里,心不快。 8、冯唐已老听吹嘘。
9、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10、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11、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 12、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13、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14、愿无伐善,无施劳。
1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16、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17、唐氏有弃地,货而不售。
“子为父死亡所恨。” “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口诛笔伐“。 “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皆感激为云泣下。
例:

古义
今义
嘴 鸟嘴
所有动物的嘴
响 回声
响声
江 长江
泛指江河
唱 领唱
歌唱
洗 洗脚
清洗
稀 苗稀
稀疏
菜 蔬菜
所有的菜
2、词义缩小

指一个词所表示的概念内涵增加,外延缩小,即词义包括的范围缩
小了。例:

古义
今义

宫 房屋
帝王的房屋

瓦 陶器
盖房子的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