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省银川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宁夏省银川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单选题(3分×10 = 30分)1.力学中,选定下列哪组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A.力、长度、质量B.位移、质量、时间 C.长度、力、时间 D.长度、质量、时间【答案】D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热力学温度,电流单位,光强度单位,物质的量。

故选D。

【考点】国际单位制2.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答案】C产生弹力的条件:接触且有弹性形变;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趋势)。

A、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弹力,故A错误;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因为物体之间不一定粗糙也不一定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B错误;C、有摩擦力物体之间一定有挤压,因此一定有弹力,故C正确;D、静摩擦力大小与物体之间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摩擦力;弹力3.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B.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C.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答案】AA、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B、也可能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B错误;C、速度等于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D、合外力的方向是速度改变的方向,不是速度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4.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B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C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 .由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答案】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得知,加速度与合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合力变化,加速度同时随着变化; 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的受力情况立即发生改变,则立即获得了加速度,而物体由于惯性,速度还没有改变。

故选A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5. 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 的物体时,长度为L 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 的物体时,其长度为L 2,则它的劲度系数是:A .1L GB .2L GC .21L L G -D .212L L G - 【答案】D设弹簧的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则根据胡克定律得G=k (L 1-L 0) 、G=k (L 0-L 2)联立得k=212L L G - 故选D 。

【考点】胡克定律6. 作用于O 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 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答案】B由图可知,最大恒力为F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 2与F 4的合力为1.5倍的F 3,F 1与F 5的合力为0.5倍的F 3,这五个力的合力为:1.5+0.5+1=3,所以为三倍的F 3。

故选B 。

【考点】力的合成7.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 1=5N ,方向沿x 轴的正向;F 2=6N ,沿y轴正向;F3=4N,沿x轴负向;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答案】DF1=5N,方向沿x轴的正向;F3=4N,沿x轴负向;故F1与F3的合力F13沿着x轴的正向,为1N;F2=6N,沿y轴正向;F4=8N,沿y轴负向;故F2与F4的合力F24为2N,沿着y轴负方向;最后再将F13与F24合成,故合力F1234为5N,指向第四象限。

故选D。

【考点】力的合成8.物体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其中一定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是A.1N,3N,5N B.2N,4N,6N C.3N,4N,5N D.4N,6N,8N【答案】AA、1N,3N,5N三个力中1N与3N的合力范围为2N~4N,不可以与5N的力平衡,合力不为零,所以一定产生加速度,故A正确;B、2N,4N,5N三个力中2N与4N的合力范围为2N~6N,5N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以平衡,合力可以等于零,所以不一定产生加速度,故B错误;C、3N,4N,5N三个力中3N与4N的合力范围为1N~7N,5N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能平衡,合力可以等于零,所以不一定产生加速度,故C错误;D、4N,6N,8N三个力中4N与6N的合力范围为0~10N,8N在这个范围内,三个力可以平衡,合力可以等于零,所以不一定产生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力的合成;牛顿第二定律9.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答案】C这个质量为m的苹果是匀速下滑的,这说明受力平衡,它自身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大小为mg,以及来自下面苹果和周围苹果传来的力,说明周围苹果对它的合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C 。

【考点】共点力平衡10.如右图所示,OP 是轻弹簧,OQ 是水平轻绳,小球在弹簧和绳子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当剪断水平绳OQ 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为下列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哪一个【答案】D受力分析可知:绳子上的弹力水平向左,烧断绳子的瞬间,弹簧来不及发生形变,弹力不变,故合力为弹力和重力的合力,与原来绳子上的弹力等大反向,故水平向右。

故选D 。

【考点】共点力平衡二、不定项选择(4分×6 = 24分)11.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 .N 1始终减小B .N 1先增大后减小C .N 2始终减小D .N 2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 、墙面的支持力N 1和木板的支持力N 2,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1N Gcot θ=,2G N sin θ= 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θ增大,则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故选AC 。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小木块在斜面上以速度v 匀速下滑,质量为M 斜面体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设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斜面体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B .斜面体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C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D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不等于(M+m)g【答案】BC对整体分析可知:竖直方向()M m g N +=,水平方向不存在摩擦力。

故选BC 。

【考点】共点力平衡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 、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运动,用F AB 代表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A.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 =FB.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 AB =21FC. 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F AB =FD. 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F AB =21F 【答案】BDAB 、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F a 2m=,再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B F F ma 2==,故A 错误B 正确; CD 、若地面动摩因数为μ,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F 2mg F a g 2m 2m μμ-==-,再对B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B F mg ma μ-=,解得AB F F 2=,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 14.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

如图(a)所示,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b)]。

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答案】CD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的受力物体不同,故A错误;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B错误;C、图像对称分布,故C正确;D、图像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称,力总是反向,故D正确。

故选CD。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15.某同学找了—个用过的易拉罐,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了一个洞。

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

然后将易拉罐向上抛出,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易拉罐上升、下降过程中,洞中射出水的速度都不变B.在易拉罐上升、下降过程中,水不再从洞中射出C.在易拉罐上升过程中,洞中射出水的速度越来越慢D.在易拉罐上升、下降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叫做完全失重【答案】BD将易拉罐竖直向上抛出后,由于空气阻力不计,易拉罐及水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易拉罐中各层水之间没有压力,在整体过程中,水都不会从洞中射出。

故选BD。

【考点】超重和失重1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0 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 =1 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A.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B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C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 .物块A 受到的弹力将增大【答案】ACA 、物体开始时受弹力F=5N ,而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静摩擦力为5N ,则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m F 5N ≥;当物体相对于小车向左恰好发生滑动时,加速度为2m 0F F 55a 1m /s m 10++=≥=,所以当小车的加速度为a=1m/s 2时,物块A 相对小车仍静止,故A 正确;B 、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车以加速度a=1m/s 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弹力水平向右,大小仍为5N ,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仍为5N ,故B 错误C 正确;D 、物体A 相对于小车静止,弹力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C 。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7.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块、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橡皮条一根、铅笔一支,还需要________.在做上述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 ,此时需记下:O 点位置,相应弹簧秤读数,再记下_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________,再记下细绳所示的方向和弹簧秤读数【答案】弹簧秤两个、;细绳所示方向;;O 点位置;(1)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的实验原理是用力的图示画出两个分力和实际的合力,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画出合力的理论值,比较理论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有:方木板,白纸,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弹簧秤,橡皮筋,铅笔;(2)在实验中必须确保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即一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作用效果相同.同时我们需要记录下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 ,此时需记下:①O 点位置②细绳所示方向③相应弹簧秤读数,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①O 点位置②细绳所示方向③相应弹簧秤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