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精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11H 、D 、T 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B .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 -O C .N 2的结构式::N≡N: D .H 2O 2的电子式:2.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 .HNO 3B .CaCl 2C .NH 4ClD .H 2SO 43.制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B .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信 C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D .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4.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B .总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D .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4CO +N 催化剂5.下图是某品牌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签上离子的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B.由矿泉水制蒸馏水必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和锥形瓶C.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c(Mg2+)最大值为2×10-4mol/LD.一瓶该品牌饮用矿泉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不超过l×10-5mol6.“天上人间流幻影,海市蜃楼现奇景。
”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A.空气中的小液滴颗粒大小约为10-9~10-7 mB.光是一种胶体C.雾是一种胶体D.产生了丁达尔效应7.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分解为LiH、H2和A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mol LiAlH4在125℃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B.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 g/molC.LiAlH4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LiAlH4 + 2H2O LiAlO2 + 4H2↑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8.室温下,CuSO4(s)和CuSO4·5H2O(s)溶于水及CuSO4·5H2O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B.将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C.△H3>△H2D.△H1=△H2+△H39.化合物甲是一种常见无机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的“—”为单键或双键),其中W、X、Y、Z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Y、X 和Z分别为同主族元素,其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分别与X、Z形成的简单分子均为10电子微粒B.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X>YD.等物质的量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甲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量的过程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11.已知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mg R2-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m(M-n)Mmol B.M-n-2Mmol C.m(M-n-2)Mmol D.m(M-n+2)Mmol1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是A.A B.B C.C D.D13.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3NH的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B.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C.基于LDH合成3NH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D.工业中,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14.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2C 3H 5(ONO 2)3(l);ΔH 1 2 H 2(g)+ O 2(g)= 2H 2O(g);ΔH 2 C(s)+ O 2(g)=CO 2(g);ΔH 3则反应4C 3H 5(ONO 2)3(l)= 12CO 2(g)+10H 2O(g) + O 2(g) +6N 2(g)的ΔH 为 A .12ΔH 3+5ΔH 2-2ΔH 1 B .2ΔH 1-5ΔH 2-12ΔH 3 C .12ΔH 3-5ΔH 2-2ΔH 1D .ΔH 1-5ΔH 2-12ΔH 315.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 、L 、M 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 、Y 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 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 丙溶液的pH 为l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X<YB .元素的非全属性:Z>Y>XC .化合物XYZ 中只含共价键D .K 、L 、M 中沸点最高的是M16.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 +、Ba 2+、NH 4+、Fe 2+、Al 3+、Cl -、SO 24-、CO 23-、AlO 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mol•L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 3+、Cl -B .滤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 4+、Fe 2+和Ba 2+ C .无法确定沉淀C 的成分D .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 4+、Fe 2+、Cl -、SO 24-17.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 2S 饱和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所得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 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 点强B .SO 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 .向d 点的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产生BaSO 4白色沉淀D .H 2S 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118.Fe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溶液反应,生成Fe(NO 3)3、Fe 2(SO 4)3、NO 2、N 2O 4、NO 和H 2O 。
当NO 2、N 2O 4、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时,参加反应的Fe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6B .1:7C .2:11D .16:5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50mL1mol/L 明矾溶液中滴入少量0.1mol/LBa(OH)2溶液:A13++2SO 24-+2Ba 2++4OH -=AlO 2-+2BaSO 4↓+2H 2OB .过量的NaHCO 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HCO 3-+Ba 2++OH -=BaCO 3↓+H 2O C .SO 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 2+H 2O+Ca 2++2ClO -=CaSO 3↓+2HClO D .amolFeBr 2溶液中通入amolCl 2:2Fe 2++2Br -+2Cl 2=Br 2+2Fe 3++4C1-20.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FeS 2)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 2 + 7O 2+ 2H 2O ═ 2Fe 2+ + 4SO 24-+ 4H +。
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 + NO ═Fe(NO)2+,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Ⅱ中Fe 3+作氧化剂,在反应中FeS 2被还原C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 + O 2+ 4H + ═ 4Fe 3+ +4NO + 2H 2O ,当转移1mol 电子时,生成22.4LNOD .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 作催化剂2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将液体A 逐滴加入到固体B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且加热后能够恢复红色22.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第一次剩余9.6 g金属为铜和铁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还会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23.氮化镁(Mg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3N2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B.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C.Mg3N2与水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Mg3N2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Mg2+)>r(N3-)、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NaOH溶液,24.在100mL含Mg2+、Al3+、NH4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0.01molB.原溶液中c(Cl-)=1.65mol/LC.原溶液的c(H+)=0.2mol/LD.原溶液中n(Mg2+):n(Al3+)=4:125.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就不同,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Cu2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的成分,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一和二都成立B.少量红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溶液呈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只有假设三成立C.若将7.2克红色固体通入足量的H2还原,最后得到固体6.4克,则假设二成立D.实验室可用向稍过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入葡萄糖后加热,来制取Cu2O二、原理综合题26.现已确认,NO 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及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如图表示了我国某地区在1959~【精品】间,空气中NO x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