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课件

管理经济学课件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均衡分析为中心
边际分析为手段
文字模型、图象模型与数学模型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供求理论及需求弹性分析——市场机制如何
作用 运营成本和盈亏平衡分析——企业内部生产 如何组织 竞争、垄断与市场势力——不同市场结构下 的企业如何进行生产决策 基于客户价值的定价策略——现实的价格如 何决定
注:人口中最低和最高10%的人的收入或支出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World Development Report:2002
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
在经济发展初期,过剩劳动力的存在引起低
工资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收入不平等的 增加,但当人均GDP超过一定水平时,劳动力 供给趋于紧张,收入分配向平等方向转变, 基尼系数随之下降。 实证检验表明:‚库兹涅茨倒U形假说‛应该 是能够成立的。 在发达国家,由于所得税、资产税和遗产税 等累进税制,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等再分配 政策的普及,收入的平等化的到进一步改善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管理者经济学‛,‚经理人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企业在经营 管理决策中所依据经济学原理与方法。 经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作决策-----经济头脑 经理是什么? ‚经‛是经验:实践的经验积累 ‚理‛是理论:系统的理论学习

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问题
传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决策科学分析工具和技术
管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企业决策问题的解决
教学目的
提供企业管理决策实践所需的经济理论和经
济分析的思维框架;
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提高学员管理决
策的能力和水平。
管理经 济学 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 解决企业决策问题 避免经济假象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实证与规范相结合
经济问题的根源--资源是稀缺的
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经济品、自由品、废弃品 矛盾 •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 有限的资源 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解决这个矛盾有两个方法 • 一个是要约束人类的欲望 • 一个是要有效地配置资源 科学发展观
太少 啦!!
经济学(Economics)
经济(《辞海》): 1. 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2. 节约; 3.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和; 4. 社会生产关系总和。
A
B C
H
D
G E F 0
3.为谁生产:生产成果在社 会成员中如何分配——按劳? 按资?按要素?
黄油
资源、技术一定的生产可能线
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制度
1. 指令化的计划经济: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 的所有重大决定,通过它对资源的所有权和实施 经济政策的权力解答基本的经济问题。----集中 2.市场化的自由经济: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 消费的经济制度。---分散 3.混合经济:政府控制关键资源



lichunhong@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

考试与评分。
参考书目: [1]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美)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美)萨谬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 [4](美)麦圭根等:《管理经济学-应用、战略与策略》 ,机械工业出版社。 [5]麦圭根、李国津等《管理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6]郁义鸿、于立宏:《管理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两种经济制度: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不同 • 集中:易于动员、组织、办大事 • 分散:满足不同的偏好、需求,不犯大错误 集中和分散各有的优势。现阶段要以市场机制对资源 的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经济活动框图
要素市场
家庭
政府
企业
产品市 场
经济学分类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方式:描述事情是怎么样的。 规范方式:表述事情应该如何运行。 张三: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李四: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数理经济学与非数理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
3.
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 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

经济学家讨论在自利动机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 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 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 部分人得到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达到帕累托 最优)。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大炮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谁生产?用什 么资源?什么技术?

过度的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

正外部性:私人效益小于社会效益,一般造成生 产不足:社会最适数量大于私人配臵数量

过低的教育、基础研究、新技术发明
外部性存在时,资源的私人评判与社会评判产生
差异,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结果和社会最优的结果 产生差异,出现市场失灵。 解决办法:私人解决(产权界定)和政府干预
宏观经济分析的背景:市场失灵
微观角度,市场失灵体现在: 1.外部性和公共品的存在,使个人选择偏离社会选择 最优结果; 2.不完全竞争下的垄断力,导致社会福利损失; 3.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不确定,影响市场效率; 宏观角度: 1. 资源配置不佳 2. 收入分配不公 :按要素分配的结果,导致贫富悬殊 ,差距过大。 3. 经济增长不稳:一国经济总是在扩张与收缩,繁荣 与萧条相互交替的波动中发展。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 最低工资制度对新就业者和低技能工人有什么影 响? 2. 关税和进口限额对国内福利有什么影响? 3. 移动通讯资费套餐众多?为什么要实行复杂的差别 定价? 4、家电下乡等政府补贴到底补贴了谁? 5、薄利总能多销吗? 6、奢侈品征收消费税会怎样? 7、政府最高限价的影响如何? 6、亏损企业一定该停产吗? 8、房市救市、打压、限购,你怎么看? ……
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模型
消费者—— 收入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在所购买商品
中的选择,或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
约束: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产品价格
厂商—— 长期(或短期)利润最大化,
利润=收益-成本
max P Q AVCQ FC 静态目标:
动态目标:企业价值(长期利润净现值)最大化 n Pi Qi AVCi Qi FCi Max (1 k )i i 1
公平与效率:洛伦兹曲线
100
公平:大锅饭 效率:不平等
Percent of Income
洛伦兹曲线(实际分配)
80
完全平等
60
40
A
20
B
完全不平等
基尼系数: g=A/(A+B)
0
20
40
60
80
100
Percent of Families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各行业平均工资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为: 农业:0.443 制造业:0.82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1.341 建筑:0.736 金融:2.115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1.122 差距太大 了吧?!
世界各国的不平等
3.3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中国 美国 墨西哥 南非 巴西 最低10% 4.8 3.3 2.8 2.6 2.4 1.8 1.6 1.1 1.0 最高10% 21.7 23.7 23.8 27.3 30.4 30.5 41.1 45.9 46.7 比率 4.5 7.2 8.5 10.5 12.7 16.9 25.7 41.7 46.7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主体 为研究对象:企业如何利润最大化,家 庭如何满足最大化。研究方法是假定总 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个量,‚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是对经济的虫瞰。 在既定总资源下面如何实现最优配臵充分 的利用。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基石:亚当斯密‚看不见的 手‛——市场有效:个体利益为目标、市 场出清、无政府干预 核心: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为假定和条件 的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 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的经济原则,认为资 本主义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就可以达 到充分就业。
竞争性:物品的使用减少了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能力。 排他性:可以有效的将某人排除于该物品的消费
竞争性
私人品
非竞争性
准公共品(自然垄断)(一定程度非竞争性)
消防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排 他 性
冰激凌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资源
公共品
国防 知识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非 排 他 性
海洋的鱼 环境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约束条件包括市场、产业与政府规制,以及组织与资源约束
政府规制
讨价还价 供 能力
潜在进入者
威胁
应 商
所在产业 竞争强度
产业(厂商)可 持续盈利能力
威胁
购 买 讨价还价 方
能力
替代品
市场成长性 及其他因素
决策环境分析:五力模型及其扩展
30年代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
•1929.10.21纽约证券市场股市狂泻。1933.7跌 至最低,损失额为1929年股价的5/6。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降低37.2%,损失 2600亿美元(一战损失1700亿) 美国 •失业1930年10月463.9万人,1933年初1300万 人 •工资总额在大萧条头4年减少了1/2以上,农民 总收入1932年比1929年下降了57% •进出口总额1932年比1929年下降了69.6%
外部性
一个人从事某种会影响其他人的福利,而对这种 影响既不需要付报酬也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产 生外部性。一方的行为或决策直接对别人带来了 收益或成本 •正外部性 还有个太阳…… •负外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