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系统分析第1讲ppt课件
环境系统分析第1讲ppt课件
2、环境问题定量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过去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而由 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上述特点,更有必 要对所考虑对象作定量的系统分析,以便 实现最优控制和设计规划。
2006.4.18.
首先举一个简单子系统的例子:
2006.4.18.
现提出的可供考虑的治理方法为城市 污水经一级处理(最大可能削减量为31.8吨 BOD5/日及相应费用已知9000万元)或二级 处理(最大可能削减量84.8吨BOD5/日及相 应费用已知36500万元),制糖厂污水的综 合治理(最大可能削减量为48吨BOD5/日及 相应费用已知3300万元)。
环境系统分析
1
绪论
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科学+系统分析方法学 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科学+系统工程学 系统工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
课程开设的目的 建立和强化系统意识 了解系统分析方法学
选修课,20学时讲授,4学时上机
2006.4.18.
系统的定义:
“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即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 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 分”
5分钟 6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分钟 7分钟 ②系统综合:找出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及制约 如:先后次序的限制;工作转换的间隙;人手
的忙闲;炉子的忙闲等。
2006.4.18.
③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求解:(作图法)
只需26分钟完成全部工作,若6件事连 着做,则需42分钟,未增加劳动强度及先进 设备就节省38%的时间。
2006.4.18.
更重要的是,系统分析的结果还揭示提 高效率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意义远远超 过前者。
通过上面系统分析,可提出进一步缩 短总时间的可能性,如:烧水和淘米要同 步加快,洗菜、切菜要和烧饭同步加快, 炒菜可单独加快,以免盲目加快无效果, 如:单纯地提高洗菜速度就不能节省总时 间,仍需26分钟。
2006.4.18.
多因素:多输入、多变量。(多变污染源, 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多)
随机性:时间、空间、数量上均带有随机 性。
多目标:有时是费用、质量等同时寻优。
动态的:随时间在变化,周期性很长的开 放性的系统(与周围环境有关)
2006.4.18.
∴只靠单项技术已不能圆满解决环境问题, 更不能达到最优,必须综合分析,系统设 计规划,这就需借助系统工程处理法。
问题:采取何种治理方案(上述三种 方法各应承担的削减量为多少时)才能既使 排放总量削减到允许排放量以下,又使总的 治理费用最小。
2006.4.18.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可得:84%的城市 污水经一级处理且制糖厂污水按最大可能 削减量处理即可达标排放,且可达最低费 用10855万元。
这仅是一个简单小系统问题,显然, 对于一个大系统,多变量,多输入的环境 问题,将越显示出环境系统工程的作用, 当然相应的求解也越难。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与环境污染及控制有 关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系统。 常见分类方法及相应的系统:
2006.4.18.
从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来看: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分解成三个系统:
污染发生系统、处理系统、生态环境系统。 其中污染发生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l 工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布局结构 l 生活 l 交通
各系统均对应着三个量及其时空分布: 污染物发生量、去除量、环境容量。
2006.4.18.
相应地存在三类措施来协调经济建设与环 境建设的关系,即: 降低发生量、提高环境容量、合理组建处 理系统(保证必要的去除量) 这三类措施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依据。
2006.4.18.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观察、分析、设计、 控制、管理和协调所要求处理的事物将受益 匪浅。 再举一个浅近的例子: 一个人,只有一个炉子,准备一顿饭菜。目 标是耗费时间最少。 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为:
系统分解 --系统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求解
2006.4.18.
①系统分解,初估各单项任务所需时间 如: 淘米 洗菜 切菜 烧水 烧饭 炒菜
(钱学森教授撇开了系统的具体物质运动形态,仅 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察而给出的 “系统”的定义)
2006.4.18.
从系统的定义可知系统具有以下四个基本 特征:
1.集合性
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集合 体。(根据逻辑统一性要求来构成)各要 素不完善也可能构成良好功能的系统,要 素良好也可能作为整体却不具有某种良好 的功能。(例如球队组成)
2006.4.18.
一、环境问题的系统工程处理法
1、环境问题的特点: 跨领域:社会学、工程学、经济学、生
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物 理学等。 多系统:①自然保护系统、环境管理系 统、监测、污染控制系统。 ②污染源发 生、处理系统。这些系统又互相联系、 互相作用。 多层次:流域环境系统、区域环境系统、 城市环境系统、水、气、声污染控制系 统等等不同层次的系统。
系统分析过程和传统的工程学科方法不同, 它除了要研究系统中各要素的具体性质,解 决系统要素的具体问题之外(分解),还着 重研究和揭示各个要素的有机联系,特别是 研究如何使得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协调融 洽,达到系统总目标最优的目的。(综合)
2006.4.18.
3、环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在研究人与环境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时,把
2.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 构成有机整体。
2006.系统都具有目的性, 要达到规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 能,目前一些尚不能控制和改造的自然系 统不属于此。
4. 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 境中,必须适应外部环境(信息、物质、 气象等等)的变化。
2006.4.18.
环境系统问题也与此类同,只是由于条件、 任务、目标不同,对某一治理单元设备盲 目要求高的处理指标未必能改善环境效益, 也许是徒劳。对于标准的制定也同样有系 统问题。
系统分析的过程是对系统的分解和综合, 系统分解和综合的过程都要建立和运用数 学模型,定量分析是必要的。
200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