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到广州新白云 机场珠1三个角半交小通
时;
至广九、广深 准高速,广梅 汕、京九铁路 枢纽站-东莞站 7公里,15分
钟车程;
在寸土寸金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松山湖 是沟通广州、香港及珠江口两岸深圳、 珠海的交通枢纽,拥有人流物流快捷便
利的突出优势。
与东莞中心城的位 及结构关系
东莞高速交通
松山湖园区距东莞主城区10公里,北接莞 惠公路,西接石大路,西南接107国道, 莞深高速公路从园区东西方向穿过。建设 中的南环高速、常虎高速公路分别从园区 的北侧和南侧边缘通过,并与广深高速和
形态与结构
总体布局采取最有 利于生态环境的内 核式圈层结构:不 同的功能分布在不 同的圈层上,生态 核心区及松山湖水
生态与绿地
规划提出生态功能 区概念,将园区划 分为生态核心区、 生态保育区、生态 保护区和生态影响 区四大功能区。
道路与交通
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遵循“利于园区自 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客货分流、人车分 流体系;便捷发达 的公交体系”的原
► 规划关注城市空间布局的疏密开敞度,设计环湖休闲道,保证滨湖空间资源的公共开放性, 同时控制了湖区空间良好的视觉开放度。
► 生态规划得到了实际操作,而不只是宣传标语。

谢谢
2009年
投资的开发区”。
发展目标为“以先进工业和高新科技产 业生产及研发为主的综合性生态新发城展”定。位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发展成为东莞市未 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 动器;珠江三角洲及中国的生态科技新 城;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制造业
的中心基地。
集科技与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 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
开发与控制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的开发建设,是在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前提下的建设, “控制”在这里显 得尤为重要。开发
规划评价
► 东莞市政府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定位为“新城”,充分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尺度的预期。整 体控制城市的空间尺度,保护和设计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
► 规划中将基于生态的圈层式结构,基于使用的功能分区,基于环境的景观控制和分等级的 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叠加,生成了合理的有机的平面布局。这种对大尺度的复杂规划的处理 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研发: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 创业园、虚拟大学园等一批科技创新载 体,聚集中小创业企业130多家;引进
功能与布局
行政办公区是 松山湖的行政 办事中心,总 建筑面积5万平 方米,包括主
术交流中心 山湖图书馆
功能与布局
松山湖科学园是集 办公、研发、设计、 培训、服务于一体 的核心功能区,具 有技术创新与产业 服务等重要生功产能力。大厦 科学园主要吸引国 内外著名企业和机 构前来设立研发中
功能与布局
科学园 科学园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中心 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拥有大面积 的单元式开发用地。总建筑面积约12万
功能与布局 教育区
旅游度假区
技产业大项目和研发龙头企业,建成一 个具有浓郁台湾特色的国际一流功高能科与技布局
园区。
滨湖区:国际总部研发区
这片区域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 国公司的总部、研发中心等,成为松山 湖的科技核心区。这里将适度发展生态 休闲旅游,打好生态“牌”,做好水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 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
生活区,满 足功员能工与的布基局 本生活需要。
A区 用地规模: 约1.74平方
公里 B区 用地规模: 约1.32平方 公里
功能与布局 2.中心区:教育研发区
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政、 商务、教育、研发、商住、旅游等多项
功能。 行政服务:是园区管委会及市直部 门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提供一
莞深高速交联。
这些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东莞将成为广 东省唯一一个拥有4条高速公路的城市。同
将与中心城区综合发展,在空间发展和 功能上互补,成为东莞市主城区的重要 组成部分,共同增强东莞市主城区的综
合功能。
总体规划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从自然生态保护的 角度进行城市功能 的布局及结构规划, 充分尊重自然生态 环境,注重生态安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背2年景5与月概,况 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 心组织的一项全国典型高新区核心能力 测评课题研究中,松山湖被评为“中国 最具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电 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2007被中国国际 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 “跨国公司最佳
总体规划 --调整版
功能与布局
园区由四大用地功 能区(北部区、中 心区、滨湖区、东 部区)组成,不同 功能根据不同自然
功能与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分成A、B、 C、D、E五个工业分区和一个城市核心 区。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 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科技实力较强的世界 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前来 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东莞总部研发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