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城市盐湖二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史记》)

运城市盐湖二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史记》)

运城市盐湖二中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王涛12.16试卷说明:本试卷三道大题,第一题客观题18分,第二题古文阅读52分,第三题作文30分,合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蒯聩..(tì tǎnɡ) 牝.牡(pìn) 往往间.出(jiàn) ..(kuǎi kuì) 扶义俶傥B.混.沌(hún) 稽.首(qǐ) 深堑.(qiàn) 敏给.克勤(jǐ) C.颔.首(hàn) 行相.(xiànɡ) 捆扎.(zhā) 东渐.于海(jiān)D.篡弑.(shì) 股肱..(xuān yuán)..(ɡǔ ɡōnɡ) 伏羲.(xì) 轩辕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岁则大孰B.待诸侯置而定约束耳C.九泽涤原D.此两家常折券弃责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意:性情②乃绐.为谒曰“贺钱万”绐:假装③卒.与刘季卒:终于④天下皆以舜之诛.诛:诛杀⑤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串起来⑥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特:只是A.①③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A.诸将过此者多B.系颈以组C.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D.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B.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C.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D.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6.下列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A.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B.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C.无坠天之.降葆命D.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二、阅读题(本题共2个阅读语段,共计)(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

(共24分)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

周国大恐。

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

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

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岁则大孰。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

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

无敢伤牿。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

无敢寇攘,逾墙垣。

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

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

”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

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

炀公筑茅阙门。

六年卒,子幽公宰立。

幽公十四年。

幽公弟费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

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

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

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7.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功.:功劳B.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C.变其俗,革.其礼革:变革D.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风:走失8.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自今后其.无缪卜乎②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③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④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9.下面句子中分别表现周公尽职尽责、有远见的一项是()(3分)①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②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③自以为功代武王④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⑤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⑥平易近民,民必归之A.①/④B.①/③C.③/⑤D.④/⑤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5分)(1)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共28分)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

尝受《韩子》、杂家说。

事梁孝王为中大夫。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

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臵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天子闻之,心弗善也。

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

梁王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

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今梁使来,辄案责之。

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

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

”言之,帝心乃.解。

安国由是知名,结于汉。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居无何,梁内史缺,拜安国为梁内史。

田甲亡走。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恐汉大臣不听,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

景帝闻诡、胜等计划,乃遣使捕之,必得。

内史安国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臣死。

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

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

”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

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

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

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

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孝王泣数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诡、胜。

”诡、胜自杀。

太史公曰: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

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史记·韩长孺列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捍:抵御B.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C.弗见,案.责王所为案:审查、追究D.公孙诡、羊胜说孝王求为帝太子及益.地事益:更加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太后喜曰:“为.言之帝。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 言之,帝心乃.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C. 甲因.肉袒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 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1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韩安国“持重厚道”的一组是()(3分) ①尝受《韩子》、杂家说②因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③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④蒙狱吏田甲辱……卒善遇之⑤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⑥闻诡、胜匿孝王所,入见王而泣A.①②④B.③④⑥C.②④⑥D.③⑤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安国做梁孝王的中大夫,在吴、楚发动叛乱时,与张羽都被孝王任命为大将,两个人同心协力,一举打败了叛兵,解除了叛兵对朝廷的威胁,名声大震。

B.韩安国作为梁孝王的使者,在因孝王行为逾礼招致景帝不满而自己遭受冷遇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借助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皇帝心中的不满。

C.公孙诡、羊胜刺杀朝廷当权的谋臣的阴谋败露后,韩安国为了保全梁孝王的名声,竟劝说孝王赐死两人,两人最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

D.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复出后担任梁国内史,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狱中遭受狱吏田甲的侮辱而睚眦必报,这充分体现了韩安国的宽宏大度。

1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分)(1)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分)根据你对所学专题中刘邦或项羽的认识,以“英雄背后的弱点”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文体不限,材料可以不限于刘邦或项羽,400字左右。

盐湖二中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答卷页12.16试卷说明:本试卷三道大题,第一题客观题18分,第二题古文阅读52分,第三题作文30分,合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三分,合计18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阅读题(一)(4个小题,共计24分)7(3分)_________ 8(3分)________ 9(3分)_________ 10、(1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5个小题,共计24分)11(3分)_________ 12(3分)________13(3分)_________ 14(3分)________15、(1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分)400盐湖二中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语文答案1、A B.“混”读hùn C.“扎”读z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