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 2019.6
说明:
1.本试卷分试卷Ⅰ(选择题)和试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为90分钟。
2.试卷Ⅰ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答案做
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
景王死后,姬猛继位。
其庶长子姬朝杀
害姬猛,自立为王,并号召鲁国、晋国等国“奖顺天法,无助狡猾”,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匄为王。
这说明当时
A.诸侯尊崇大宗 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
C.霸权交替频繁 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
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多次出巡。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沿驰道北上,越子
午岭(今陕西延安)进入甘肃,在甘肃境内转为西南行,最终到达本次巡视的目的地(某郡)。
这个郡最有可能是
A.陇西郡 B.渔阳郡
C.南海郡 D.蜀郡
3. 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
监察各地违法行为。
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
A.秦代的“道” B.西汉的“州”
C.元代的“行省” D.明代的“厂卫”
4.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说:“(唐)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
明皇始随旧章,
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宦官)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封建君主专制相对孱弱 B.内阁诸臣听命于司礼监
C.唐初中枢体制渐被破坏 D.宦官专权因废相而出现
5. 宋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锁院制度”:大臣被任命为知贡举官后,需要立即入住贡院,与外
界隔绝直至考试结束。
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
当时锁院制度完善的主要
作用是
A.杜绝了科举作弊的现象 B.增加了平民入仕的通道
C.减少了国家养官的开支 D.维护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6.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官职。
在担任
监察御史期间,张养浩
A.主持宣政院的工作 B.受枢密院直接领导
C.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D.可以复按人命重案
7. 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时间,《清史稿》有雍正七年、八年、十年三说。
私家记载亦如之,而
雍正谕旨则谓定议于雍正四年,并且每种观点都能引出许多相关史料,颇能自圆其说。
对
此现象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军机处创立时的政治地位较低下
B.军机处草创时并没有很强计划性
C.军机处之名正式出现于雍正四年
D.军机处的创立可能在雍正朝之前
8. 故宫的每一座阁楼殿宇之上都配饰有走兽,走兽的数量按照故宫建筑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
减少。
据此判断,走兽数量最多的应是
A.乾清宫 B.太和殿
C.保和殿 D.养心殿
9. 图1漫画题为“倒悬已解”,选自1911年的《盛京时报》。
漫画作者意在强调
A.革命浪潮解救了受难的人民群众
图1 B.普通民众成为辛亥革命的受害者
C.民国建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邓小平晚年在回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时说:“我在这里待了六天,
会议开了一天一夜,极为紧张。
”那是“武汉最热的时候,开会的当时连门也不能开,进去
了就不能出来。
”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