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因学研究与评价

病因学研究与评价


2. 校正卡方检验X2=6.84
3. 95%可信限(上、下限)为1.23~4.16
分析方法(1:1配对)


暴露 病例
非暴露
暴露 r t
非暴露 s u
1.优势比(OR)=s/t 2.校正卡方检验X2=(s-t-1)2/(s+t) 3.95%可信限(上、下限)
分析方法(1:2配对)


++
+-
--
+r
s
t
病例
-u
v
w
1.优势比(OR)=(s+2t)/(2u+v) 2.校正卡方检验 3. 95%可信限(上、下限)
请教统 计老师
复杂统计分析
• 请教统计老师,利用计算机运算 – 分层法(消除混杂因素) – 剂量效应梯度 – 多变量分析(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法)
4.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3.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 优点 – 样本量小,适用于潜伏期长的疾病 – 用于病因/危险因素、预后/预后因素、 防治/效果等研究
• 缺点 – 由果推因,属于回顾性研究 – 不是随机化、不能计算发病率,OR估 算RR
分析方法(不配对)
疾病组 暴露 a 非暴露 c 合计 a+c
1.成组病例研究(case series)
• 优点 – 对认识罕见并或新出现疾病有益 – 为研究提供有关线索与假使
• 缺点 – 属于描述性研究 – 无对-sectional study) 研究目标人群
普查或抽样 研究对象
有有 暴
病露
有无 暴
病露
无有 暴
病露
解: =0.05, =1.96, p=16%, q=1-p=84%, d= p 20%=3.2%,代入公式
N= 2pq/d2 =1.962 0 .16 0.84 /0.0322=504.21 所以需要调查500人左右。
3.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研究对象
病例组
对照组

研究(前瞻性研究、无合适对照组)
• 缺点:两组SMR相等不意味死亡规律相等
(七)比例死亡比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s,PMR)
• PMR=100%(观察组某原因死亡数/观察人 数总死亡数)/(对照组某原因死亡数/对照人 数总死亡数)
• 优点: – 适用于人口统计资料和死亡统计资料不 全的研究, – 当两组死亡率相等时,PMR=SMR
无无 暴
病露
2.现况调查
(cross-sectional study)
• 优点 – 研究疾病或事件发生率及其暴露状况 – 不产生选择偏倚 – 主要用于诊断试验评价 – 为病因提供粗线条的线索
• 缺点 – 无时序证据,因果关系不清
样本大小(均数)
• 公式:N=(s/d)2
• 例如:欲调查1岁婴儿血红蛋白含量,根据 以往经验标准差为35g/L,希望误差不超过 5g/L,并定=0.05,问需要调查多少样本?
混入病人血清 乙性肝炎病毒引起
(四)危险因素
• 概念:受其暴露后患病危险性增加的因素 • 意义:
– 可为病因,也可不是病因,仅为伴随因素 – 因果关系较难确定,如吸烟是冠心病的危
险因素,但对个体来说,并非吸烟者100% 患冠心病 – 准确性和重复性因具体危险因素而异 – 但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五)交互作用
(二)病因组分
• 充分病因=必要病因+补充病因 • 例如:肝癌的病因
– 内因、乙肝感染、黄曲霉素、水污染 – 内因、乙肝感染、酗酒 – 内因、黄曲霉素、丙肝感染 必要病因:内因 补充病因:乙肝感染、黄曲霉素、水污染、 酗酒、丙肝感染
(三)直接和间接病因
新胂凡纳明治疗梅毒引起黄疸的病因学研究 药物引起 不洁注射器
• 正交互(增效) – 作用结果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
• 负交互(拮抗) – 作用结果小于各因素单独作用
• 效应修饰 – 联系强度随第三变量的增减而发生改变
(六)标化死亡比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SMR) • SMR=100实际死亡例数/期望死亡例数 • 期望死亡例数=观察人数年标准人口死亡率 • 优点:适用于观察不能立即计算死亡概率的
非暴露 c 合计 r
-
Py0
-
Py
暴露组发病率p1=a/Py1 非暴露组发病率p0= c/Py0 总计人群发病率p= r/Py
研究目标人群 研究对象
暴露组
未暴露组




发 观察期





4.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 优点 – 前瞻性研究 – 不易有回忆性偏倚 – 可计算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RR)
• 缺点 – 样本量要求大,周期长、不是随机化 – 失访偏倚
分析方法
发病组 不发病组 人年
暴露 a
-
Py1
解: =0.05,=1.96,s=35,d=5,代入公式 N=(s/d)2=(1.9635/5)2=188 所以需要调查190人左右。
样本大小(率)
• 公式:N=2pq/d2
例如:欲 研究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调查新生儿该 病毒宫内感染率,文献报道其感染率为16%,希 望误差为p的20%,问需要调查多少样本?
病因学研究与评价
授课内容
• 病因的基本概念 • 病因的确定方法 • 病因研究 的设计和分析 • 病因研究的评价和利用
(一)病因
• 概念:导致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 意义:
– 诊断、预防、治疗的基础 – 单因(一因一果):传染病、中毒 – 多因(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
果):慢性疾病 – 了解一个病因组可显著预防或控制疾病
• 缺点:不能计算死亡率
(一)确定病因的步骤
解释
结果
选择 测量 偏倚
机遇
有联系


有可能
不可能
混杂


原因
(二)确立因果关系的要素
• 先因后果 • 联系强度 • 剂量-效应关系 • 反证法 • 一致性、合理性和特异性 • 类比
(一)方案选择及其优缺点
随机对照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现况调查 成组病例研究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N
1. 优势比(OR)=(a/c)/(b/d)=ad/bc 2. 校正卡方检验 3. 95%可信限(上、下限)
例如
饮酒
饮酒和心肌梗死的关系
梗死组 对照组
合计
71
52
123
不饮酒 29
48
合计
100
100
77 200
1. 优势比(OR)=(a/c)/(b/d)=ad/bc=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