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 《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A、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B、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C、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D、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2.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 民而伸君, 屈 君而生天”。据此对董仲舒新儒学理解全面的是 A.新儒学强调维护思想统一进而维护政治统一 B.新儒学强调制约皇权的重要性 C.新儒学糅合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 D. 强化 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 张限制 君权过度膨胀

3. 司马迁所著《史记》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记述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有褒有贬、爱憎分明;真可谓是“不失史家之绝唱,无韵文学之离骚”。对其评述有误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强调天道对人事的影响 C、探究历史及发展规律 D、具有相当高的文史价值

4.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概要》论及道:“ 随着社会进步,统治事务越来越繁杂。适应新的形势,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它们是弥补宰相缺陷的一些重要机构,与宰相是相互配合、并行不悖的。君相之争是这类机构建立、发展的一个原因,但决非主流。 ”此材料说明: A、皇帝权力的进一步分化 B、宰相的事权开始下移 C、主要解决君相矛盾 ________ D、体现治政者的政治智慧

5.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史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当选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典卖强化发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方式之一 C.典卖实际上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D.地主利用典卖规则抢夺农民利权

6. 《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 B、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 C、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D、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7.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B、中国集权制度已全面走向反动 C、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 理念 D、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8. 17世纪末以来当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时,清朝却顽固地坚持在封建专制道路上行走。民间盛传清朝前期,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被人诬告,引怒龙颜获罪戮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者达几十人。近三百年来,这则文字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嘉庆帝 9. 清流派在晚清政坛上十分活跃,他们品评人物、抨击时政、弹劾权贵,多洁身自好,操守廉洁,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代表。李鸿章评价说:“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变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籍此以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这表明他认为 A、清流派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清流派对晚清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C、清流派的作为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清流派是晚清时期先进的政治派别

10. 张骞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 A、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B、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 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

11. 下 图 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 文化观 :

A、美我之美 B、美人之美 C、各美其美 D、美美共美

12.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别为7.5%到50%共14级累进税,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关税真正实现完全自主 C、政府关税收入大幅度增加 D、基本掌控海关行政管理权 13. 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小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小到23种。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 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14. 尽管普罗泰格拉在雅典传播自己的雄辩术和哲学思想,使自己有了很高的声望;他还是因说“神不可知“而被驱逐出雅典。”被驱逐“现象出现说明当时雅典 A、尚缺乏言论自由的民主环境 B、民主政治尚未摆脱宗教影响 C、仍然以神为一切考察的中心 D、公民对城邦具有强烈责任感

15.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的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建立了平民自己的宗教 B、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到来 C、缓和了各国内部的矛盾 D、破除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16. 1791年9月 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但却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不符合财产规定的消极公民都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 A、制宪会议由资产阶级主导 B、法国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 C、法国等级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D、宪法规定法国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17.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终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A、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 B、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C、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 D、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18. “它是中产阶级内部的非资本主义化的冲动,但还不是反资本主义的,它提倡激情,崇拜高尚的野蛮人,欲与现实保持距离。”能够体现这种特征的作品是 : A、梵高的《向日葵》 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C、比才《卡门》 D、大卫《马拉之死》

19. 托克维尔说:“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商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英国的民主政治尚未完全成熟 B、英国民主政治受到古典民主政治影响 C、传统的地方自治影响英国政治 D、新英格兰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摇篮

20. 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 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C、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英国的纺织业走向衰落

21. 美国的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曾说:“生命由原子造成,而原子是按照量子机制行事的。“”生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一些量子的‘把戏’,如果这样做能够赋予它优势的话。“从中可知,其认为: A、量子机制赋予了生命进化的优势 B、生命进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 C、量子理论可能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D、生命进化是量子“把戏”的结果

22. 文件一:“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文件二:”应当对企业的实有财产进行估价,以确定公私双方的股份……由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所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负责经营管理“:文件三:”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设备,由我国工厂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交给对方销售。“以上材料说明经济活动: A、都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B、都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