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分考点 分考法A高考数学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 圆锥曲线与方程

6分考点 分考法A高考数学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 圆锥曲线与方程


✓ 考法3 椭圆定义的运用——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1.焦点三角形
的定义
2.焦点三角形 的特征
14
15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6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有2个交点) 相切(有1个交点) 相离(没有交点)
专题10 圆锥曲线与方 程
第1节 椭圆 第2节 双曲线 第3节 抛物线 第4节 曲线与方程
1
第1节 椭圆
600分质的初步运用 ➢ 考点56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目录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6 椭圆中的定点问题、定值问题 ➢ 综合问题17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设椭圆的一般方程为
mx2 ny2 1m 0, n 0, m n.
然后求解.
若给出焦点坐标,则横坐标、纵坐 标中哪个值不为0,焦点就在哪个轴上.
9
10
11
✓ 考法2 椭圆性质的初步应用 1.顶点、长轴、 在求范围或者求最值时,
短轴等基本量 常用到不等关系
-a≤x≤a -b≤y≤b 0<e<1

33
✓ 综合点3 椭圆中的存在性问题
存在性问题 “肯定顺推法”

假设存在, 用待定系数法设出

列出关于待定系数 的方程(组)

有实数解,则存在 ,否则不存在
第2节 双曲线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7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运用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e 1 b 2 1 k 2 a
“两形”
中心、焦点以及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 双曲线上一点和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50
51
52
53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54
➢ 考点58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双曲线有 三种位置关系
✓ 考法4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一、直线与椭圆的位 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1.代数法: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消去y, 整理成关于x的一元二次 (1)直线与椭圆相交 Δ>0 (2)直线与椭圆相切 Δ=0 (3)直线与椭圆相离 Δ<0
二、求直线与椭圆相交 的弦长问题的常用方法
1.设而不求 2.点差法
2.几何法,即通过判断直线经过椭圆内的某一 点来证明直线与椭圆相交. 【注意】不能用类似的方法来判断相切或相离.
2.离心率
常考形式
解题关键 常用方法
(1)直接求出a,c
(2)由a与b的关系求离心率
(3)由椭圆的定义求离心率 (4)构造关于a,c的齐次式
根据条件,求离心率
已知离心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借助图形建立关于a,b,c的关 系式(等式或不等式),转化 为关于e的关系式
【注意】焦点不一定在x轴上
12
13
31
✓ 综合点2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与范围问题
求解最值、范围问题的方法 (1)几何法
适用范围:条件、结论带有明显的几何意 义,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 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
(2)代数法
椭圆的最值、范围方面的特性: ①椭圆上两点间的最大距离为2a(长轴长); ②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c,a+c],a-c 与a+c分别表示椭圆焦点到 椭圆上的点的最小与最大距离.
2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 考法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考法2 椭圆性质的初步应用 ✓ 考法3 椭圆定义的运用—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3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1.定义
2.标准方程
3.性质
4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1.椭圆的定义
y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 c,0, F2 c,0.
焦点在y轴上:ay22
x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0,c, F2 0, c.
c2 a2 b2
➢ 考点57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运用
1.定义 2.标准方程 3.几何性质
✓ 考法1 双曲线的定义的应用
1.焦点三角形 问题的特征
的离心率e>1
49
2.求渐近线
计算
已知双曲线方程求渐近线 令双曲线右边的常数为0
已知渐近线求双曲线方程
设曲线的方程为
x2 a2
y2 b2
a 0,b 0
性质
“六点” “四线”
两个焦点、 两个顶点、 两个虚轴的端点)
两条对称轴、 两条渐近线
双曲线 x2 y2 1的离心率 a2 b2
与渐近线之间的关系:
称为椭 圆的焦

两焦点之间的 距离,叫做椭
圆的焦距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1F2 )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2.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x轴上:ax 22
y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 c,0, F2 c,0.
焦点在y轴上:ay22
动点的坐标、 曲线方程(直线方程)中的参数、
已知条件中涉及的未知量
(1)选择适当变量
3.定值问题
(2)表示出需要证明的量 (3)化简变形消去参数
(4)将待证明的量化为定值
29
30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7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存在性问题 ✓ 综合点2 椭圆中的最值问题与范围问题 ✓ 综合点3 椭圆中的存在性问题
32
(2)代数法
求解过 程中注意完备性, 不要漏解.如考虑 直线的斜率是否 存在,方程的最 高次项系数等.
用含参函数表示 要求几何量 利用函数、不等式 等方法求解
基 本 初 等 函 数







线
元 、

中 有



余 弦

量 的











参导
数数
的判
取断
值函
范数
围的
或单
不调
等性

2.待定系数法
焦点位置不确定
设双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mx2 ny2 1mn 0
然后求解.
分类讨论
47
48
✓ 考法3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求离心率








a,

e c 1 b 2 a a
b 的 关
出 a, c






①建立方程

②化简
a 与
③求解
c
④验算取舍

关 【注意】双曲线 系
1.两种解题思 路
推理、计算
代入特殊情况
消去变量 得定点或定值
求出定点定值 验证所求与变量无关
✓ 综合点1 椭圆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2.定点问题
建立含参曲线方程
建立含参直线系方程
选取合适坐标 坐标满足方程 验证与参数无关
根据过定点与参数无关, 建立方程组
方程组的解即为定点
✓ 综合点1 椭圆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 x1 x2, x1 x2或y1 y2, y1 y2
整体代换求解出问题
过焦点的弦长公式:
AB 2a ex1 x2 过右焦点;
AB 2a ex1 x2 过左焦点;
AB 2a ey1 y2 过上焦点;
AB 2a ey1 y2 过下焦点.
左加右减,下加上减
直线与曲线左右两 支各交于一点,如图
中直线②
直线过P点且斜率 在(-∞,-k)∪ (k,+∞)上
与曲线的右支交于两点,
如图⑥,
与曲线右支相切,如图④,
与曲线相离,如图⑤. 58
59
60
61
62
63
64
700分综合 考点&考法
➢ 综合问题18 双曲线中的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 综合点1 双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65
✓ 综合点1 双曲线中定点、定值、最值、范围问题
1.定点、定值问题 2.最值、范围问题 3.常用性质
求双曲线中的最值或范围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 (2)几何法:题中给出的条件有明显的 几何特征,则考虑用图象与性质来解决,转 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求解,如三角形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3)函数法:若题中给出的条件和结论 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以建立目标函数, 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或范围.求解方法也 可参见椭圆中有关部分
x2 b2
1a o, b 0,
焦点为F10,c, F2 0, c.
x2项的分母较大
a2 b2 c2
y 2项的分母比较大
“焦点位置看大小,焦点随着大的跑”.
➢ 考点55 椭圆的标准方程与性质的初步运用 3.椭圆的性质
✓ 考法1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定义法
2.待定系数法
确定a2 , b2的值 分清焦点位置 求出椭圆方程
(2)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双曲线 两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2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