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皮肌皮瓣(课堂PPT)
胸三角部皮瓣的皮血管,是从胸大肌三角肌间沟浅出, 按局部命名,又称锁骨下皮瓣、胸肩部皮瓣。 (一)皮瓣的血供: 轴心动脉:胸肩峰动脉的肌间隙皮支, 轴心静脉:头静脉
胸肩峰静脉
9
(二)皮瓣的神经: 颈丛锁骨上神经外侧支
(三) 临床解剖学要点 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处 寻找胸肩峰动脉的 肌间隙皮支。
10
11
➢胸廓内血管主干为蒂。
4
(二)、皮瓣的神经
与胸廓内血管分支相伴行 节段性,分散型, 沿肋间隙走向分布
(三)临床解剖学要点
供区范围:
上 界:锁骨下缘
下 界:第4肋和胸大肌的外侧缘 内侧界:距胸骨外缘lcm处 外侧界: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和腋前襞。
一支较粗大的穿血管可分布的宽度,可达2个肋间隙(占78%),
臂丛及其分支
30
腋窝axillary fossa内侧壁
前锯肌 上4肋和肋间肌 胸长神经
serratus anterior
long thoracic n.
31
解剖肋间隙
Intercostal space
• 在第4肋间隙,沿下位肋上缘 轻轻切开肋间外肌
• 沿肋骨下缘轻轻切开肋间内 肌,追踪肋间后动、静脉和 肋间神经
肌瓣的动脉:
主要是胸肩峰动脉胸肌支,
还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 胸最上动脉和
胸外侧动脉的分支。
肌瓣的神经:
锁骨部:胸外侧神经 腹部:胸内侧神经
胸肋部:胸外侧神经
17
三、肋骨瓣
1、肋骨的形态
肋骨细长,弓形, 内、外稍扁, 下缘有肋沟, 后端有肋头、肋颈和肋结节, 前端接肋软骨
18
2、肋骨移植体的特点
除特殊肋骨外,均可取材。 适宜于要求弯曲的骨移植。 自肋角向前6 cm的一段为首选部位。 可带胸大肌、背阔肌或前锯肌作成肌骨瓣或带
13
锁骨部:胸肩峰A三角肌支、 胸外侧N锁骨支
胸肋部:胸肩峰A胸肌支, 胸外侧N
腹 部: 胸肩峰A胸肌支 或腋A的胸肌支 胸内侧N。
切取时可以分别或联合切取,制成胸大肌的游 离肌皮瓣。
14
胸肩峰动脉 胸肌支
胸外侧神经 胸外侧动脉 胸肌支
15
(四)临床解剖学要点
肌瓣的特点及应用:
(1)位置浅表,易于获取。
27
观察深筋膜,解剖胸大肌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28
腋动脉axillary a.及其分支
• 起止 • 3段 • 6分支
胸上动脉 胸肩峰动脉
旋肱后动脉 旋肱前动脉
肩胛下动脉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胸外侧动脉
29
腋窝axillary fossa
★内容
• 在肋间隙前部切开肋间外、 内肌,寻找胸廓内动、静脉
32
小结
1. 胸前皮瓣、侧胸皮瓣的特点、动脉 分布和静脉回流及其临床应用。
皮作骨皮瓣, 或作成肋骨骨膜瓣。 体积较小。
19
3、肋骨的动脉
肋骨有前、后两套血供。 • 肋间后动脉 • 肋间前动脉:
20
肋间后动脉
21
22
4、肋骨的静脉
静脉与动脉伴行。肋间后静脉外径约为3.5 mm 左侧汇入半奇静脉 右侧汇入奇静脉 肋间前静脉汇入胸廓内静脉
23
5、肋骨瓣的临床应用
• 吻合血管游离移植可用于修复下颌骨缺损 • 带血管蒂肋骨瓣转位修复脊柱缺损
背浅部
2016-12-18 周三 1~4
下肢后面
2017-01-13 周五 1~4
考试
1
胸部显微外科解剖学
Microsurgery of the Thoraci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gion
张志英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2
胸部皮瓣(skin flap)的应用解剖
皮瓣特点: 皮肤细腻,皮下组织菲薄, 颜色与面部近似。
胸大肌肌皮瓣 Pectoralis major(skin) flap
(一)肌的形态
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胸腹部)
(二)肌的血供
主要来自 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
三角肌支 腋动脉的胸肌支 胸廓内动脉 胸最上动脉 胸外侧动脉
12
(三)胸大肌的神经
胸外侧神经 2支 胸内侧神经
胸大肌每一部分都存在一个主要血管神经束,可 根据被游离的肌皮瓣,找出其独立的主要血管神经蒂
(2)切取后对臂的正常活动不至于造成明显的影响。
(3)肌各部有独立的神经和血供,可作亚单位肌(皮)瓣移植。
(4)血管恒定、粗大、蒂长,适合游离移植。
(5)肌瓣或肌皮瓣移植,重建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伸屈肌功能;
也可以修复四肢、面、颈的组织缺损。
16
胸大肌肌(皮)瓣
Pectoralis major(skin)flap
甚至3个肋间隙。
5
二、 胸外侧部皮瓣
(也称腋区皮瓣、腋下皮瓣、侧胸皮瓣、胸背皮瓣)
(一)皮瓣的血供:
1、轴心动脉:多源性
胸外侧皮动脉(直接皮血管),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皮支, 3~6肋间后动脉外侧皮支
61%
22%
17%
6
2、轴心静脉:胸腹壁静脉,沿腋中线上行,入腋静脉 或属支。 (二)皮瓣的神经:
2016级显微外科解剖学教学进度表
日期
星期 节次
教学内容
2016-12-05 周一 1~4
胸部
2016-12-07 周三 1~4
腹部
2016-12-09 周五 1~4
头颈部
2016-12-09 周一 1~4
上肢前面
2016-12-11 周三 1~4
下肢前面
2016-12-14 周五 1~4
上肢后面
2016-12-16 周一 1~4
24
肋间动脉 肋间静脉
第6肋 肋间神经
25
皮肤切口
• 前正中切口 • 胸上界切口 • 胸下界切口 • 乳房环形切口 • 胸部斜切口 • 肩、臂部切口
26
解剖浅筋膜,寻找皮神经和浅血管
皮神经
锁骨上神经 肋间神经前皮支
外侧皮支 肋间臂神经
浅血管
胸廓内动脉的穿支 肋间后动脉的分支 腋动脉的分支 胸腹壁、胸外侧静脉 头静脉
功 能: 修复面颈部缺损的优良供区。
分 部: 胸前部皮瓣 胸外侧部皮瓣 胸三角皮瓣
3
一、 胸前部皮瓣 (Anterior thoracic skin flap )
(一)、皮瓣的血供:
轴型皮血管:胸廓内动脉穿支,距胸骨外侧缘1.2cm
➢上4个胸廓内血管穿支, 均可为吻合血管或带蒂转位 皮瓣的血管蒂,胸廓内动脉 第1、2穿支起源、位置比较 恒定。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按肋间排列,呈节段 性分布。
7
(三)临床解剖学要点
上界:腋区下缘 下界:8~10肋间 前界:腋前襞前2~3cm 后界:腋后襞后2~3cm
皮瓣切取范围较大 (40cm ×20 cm)
游离移植,可覆盖骨和肌腱等 创面以及面颈皮肤。转移皮瓣 可修复胸、背、 肩部创面。
8
三、 胸三角部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