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学要求:* 理解力、质量、惯性参考系等概念;* 掌握牛顿三大定律,能熟练用牛顿二定律解力学两大类问题;* 了解自然力与常见力;了解物理量的量纲。
教学内容(学时:2学时):§2-1 牛顿运动定律§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2-3 自然力与常见力§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5 非惯性系中的力学问题 * 教学重点:* 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难点:牛顿二定律微分形式)。
作业:2—03)、2—06)、2—08)、2—13)、2—15)、2—17)。
-------------------------------------------------§2–1 牛顿运动定律一 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每个物体继续保持其静止或沿一直线作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力加于其上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指出:惯性、力的概念)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变化和所加的力成正比,且发生在所加力的直线方向上。
dtm d dt d )(v p F == (2-1)* 在低速运动情况下(质量m 可视为常量)为:22dtd m dt d m r v F ==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质点动力学方程) 或: a F m = (2-3) * 在高速运动情况下,质量m 明显发生变化,为:2201c v m m -= (式中:m 0 — 静质量)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F F '-= 表明: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性质相同。
二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运动迭加原理当力F i 单独作用物体,加速度为a i ,有:i i m a F =当物体受两个以上(i =1,2,……,n )力作用时,实验表明:合力作用效果与各分力作用效果的矢量和相等。
有:∑==ni i m 1a F可得: ∑==ni i 1F F (2-4—— 力的迭加原理2. 第二定律a F m =或22dt d m dt d m rv F ==是矢量方程。
* 笛卡儿坐标系分量式为:zz yy xx ma F ma F ma F === (2-5)或:22dt xd m dt dvm F x x == 22dt yd m dt dv m F y y ==22dt zd m dt dv m F z z ==* 自然坐标系tt nn ma F ma F ==(2-6)切线方向分量式方程可为:22dt sd m dt dv m F t == (2-6') 3. 第二定律是瞬时关系式t a)mF()(t(物体在t具有的加速度与同时刻所受力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同,且为时间t的函数)恒力变力(加速度与力在时间上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关系)4.牛顿力学适用的范围质点——质点系宏观物体(物体线度大于10–10m数量级)低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惯性参照系附:惯性系的确定原则(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由实验结果判断)实验表明:以银河系中心为坐标原点,固定于银河系参照系是好惯性系。
以太阳中心为坐标原点太阳参照系也是较好惯性系。
一般讨论常采用坐标原点固定于地球中心的参照系(地心系)或固定于地球表面上参照系(地面系)——精度不算高的惯性系。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一 SI单位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为:国际单位制(SI)SI单位SI单位的倍数单位SI基本单位SI导出单位表2.1 SI基本单位二 量纲 (dimension)(导出量和基本量之间相关的物理规律性)力学中SI 基本量:长度 —— m —— L质量 —— kg —— M时间 —— s —— T某一物理量Q 的量纲则为:γβαT M L Q =dim( 式中: α、β、γ 称为量纲指数)例如: 速度的单位m/s ,量纲为 1dim -=LTv (量纲指数1,0,1-===γβα)力的单位N ( m ⋅kg/s 2 ),量纲为 2dim -=LMT F(量纲指数2,1,1-===γβα)-----------------------------------------------------------§2-3 自然力与常见力一 基本自然力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 按表现形式分为:重力、正压力、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力、核力……等等。
* 按本质分为四种基本自然力: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
2.3 四种基本自然力的特征讨论1.万有引力r r m m G e F 221-=式中: r e 为r方向的单位矢量; 负号表示F 与r 方向相反—引力; G 为引力常量 G =6.67⨯10–11m 3/kg ⋅s 2; m 1、m 2 —— 物体的引力质量 2.电磁力(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电磁力遵从库仑定律)r r q q F e 221041πε= (0ε为真空介电常量)3.强力核子间的万有引力很微弱,约10–34N,库仑力表现为排斥力,约为102N,但原子核相当稳定,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存在着强大得多的作用力——强力(短程力,比电磁力大两个数量级)。
粒子间距为0.4⨯10–15m~10–15m时表现为吸引,粒子间距小于0.4⨯10–15m时表现为排斥,粒子间距大于10–15m后迅速衰减,可忽略不计。
4.弱力弱力也是各种粒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支配着某些放射性现象(在β衰变等过程);弱力的作用力程比强力更短,仅为10–17m,强度很弱。
二技术中常见的力1.重力当物体距离地球表面h ( h << R )处时,所受地球引力为:mg m Rm Gh R m m GF E E =⋅≅+⋅=22)(2.弹力 ① 正压力mm(a ) (b )(上图: 不同力学环境中物体所受正压力大小不一样)1N F3N F2N F1N F3N F2N F(a ) (b )(上图: 物体受正压力示意图)② 拉力 (图: 绳中的拉力)1T F2T F③ 弹簧的弹性力(a ) 弹簧保持原长(b ) 弹簧被拉伸x(c ) 弹簧被压缩xx x xOOOF F胡克定律:kx F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x 为弹簧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
3.摩擦力 ① 静摩擦FsF最大静摩擦力:N S S F F μ=max , (S μ为静摩擦因数)静摩擦力规律为:max 0⋅≤≤S S F F② 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力F k 的大小与相对速率v 的关系)vF kONk k F F μ=(kμ是滑动摩擦因数)注意:通常k μ和S μ有明显区别,但一般教科书常不加区别地使用。
---------------------------------------------------------------§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 a F m =(2-3)或:22dt d mdt d m rv F == (2-2)*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1)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求物体的受力。
(2)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 分析程序:(1)隔离物体,受力分析选择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隔离法”;“整体法”(2)对运动状况作定性分析作直线运动或者曲线运动?是否具有加速度?彼此间是否具有相对运动?加速度、速度、位移具有什么联系?……3 建立适当的坐标(简化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运算求解)例如: 斜面运动既可以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也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4 列方程一般先列出牛顿二定律的矢量方程(2-2)式或 (2-3)式,然后沿各坐标轴方向列出分量方程(2-5)式或 (2-6)式。
5 求解方程,分析结果先用文字符号运算,可使各物理量的关系清楚,既便于定性分析和量纲分析,还可避免数值重复计算。
---------------------------------例2.1质量为m1倾角为θ的斜块可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斜块上放一小木块,质量m2。
斜块与小木块间摩擦因数为μ。
现有水平力F作用在斜块上(如图a)。
欲使小木块m2与斜块m1以相同加速度一起运动,水平力F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m 1m 2FxyF SF NG 2G 1m 2m 1F NF SF RF (a )(b )(c )m 2m 1F NG 1FF SF RF SG 2F N解: 虽然m 1、m 2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必须要考虑斜块对小木块的静摩擦力作用,因此将m 1、m 2分别选作两个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受力分析。
由题意分析如果水平力F 过小从而加速度a 过小,小木块m 2有沿斜面下滑趋势,此时斜块对小木块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如图 (b ))。
如果水平力F 过大从而加速度a 过大,小木块就有沿斜面上滑趋势,此时小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如图(c ))。
(1) 小木块m 2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图 (b ),小木块受重力G 2,斜面对正压力F N ,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F S , 有:a m F F S N 2cos sin =-θθ (1)0sin cos 2=-+g m F F S N θθ (2)斜块受重力G 1,水平力F ,小木块给予的正压力F N ,斜块只沿水平方向运动,故只需列出x 方向的方程。
a m sin F cos F F N S 1=-+θθ (3)再考虑到m 1、m 2相对静止,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应有: N S F F μ≤ 联解,得:θμθθμθsin cos cos sin )(21+-+≥g m m F(2) 小木块m 2有沿斜面上滑的趋势参照图 (c )* 对小木块除了静摩擦力F S 改为沿斜面向下,其它力方向不变,因此:a m F F S N 2cos sin =+θθ (1)'0sin cos 2=--g m F F S N θθ (2)'* 对斜块,静摩擦力改为沿斜面向上,在x 方向上有:a m F F F N S 1sin cos =--θθ (3)'静摩擦力F S 仍然应满足N S F F μ≤ 联立求解,可得:θμθθμθsin cos cos sin )(21-++≤g m m F因此,水平力F 的大小应满足:θμθθμθcosi )(sin cos cos sin )(2121+≤≤+-+g m m F g m m例2.2 图 (a )中的A 为轻质定滑轮,B 为轻质动滑轮。
质量分别为m 1=0.20kg ,m 2=0.10kg ,m 3=0.05kg 的三个物体悬挂于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