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商业银行

第5章 商业银行


(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1.利差管理
利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在分析银行的利差及影响利差的因素的
前提下,在正确预测风险和收益趋势基
础上调整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争取在
利率变化中谋取较大利益。
2.资产负债缺口管理
指银行根据利率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
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
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和增长。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基本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1、安全性: 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 2、流动性: 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的提款,满足必要贷款的 能力。 1)流动性不足(illiquidity),指银行无力立即支付它应 该支付的款项,但资产未必小于负债。一个流动性不 足的银行随时面临倒闭的危险,即所谓的“技术性破 产”。 2)资不抵债(insolvency),指资产总量小于负债总量, 但流动性可能是充分的。
动性之间的关系。
(二)负债管理理论
银行应以积极主动负债的方式来保持资产流动性, 扩大筹集资金的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支 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
基本目标是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以尽可能低的成
本获取所需资金。
1)降低负债成本; 2)建立合理的负债结构,提高存款稳定性; 3)提高负债效率。
美国所有商业银行合并资产负债表(1990)
%
资 产
准备金 收款过程中的现金 同业存款 证券 联邦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地方政府 贷款 工商业贷款 不动产贷款 消费贷款 同业贷款 其他贷款 其他资产 总计 2 3 2 19 13 6 67 19 24 11 6 7 7 100
负 债
支票存款 非交易存款 储蓄存款 小额定期存款 大额定期存款 借款 银行资本 总计 18 51 17 19 15 24 7 100
四、表外业务:
指或有债权和或有债务的业务。即那些 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或 不直接形成资产或负债,但在一定条件 下会转化为资产或负债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的三种类型:
1、贸易融通业务 :银行承兑业务 商业信用证业务
2、金融保证业务: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承诺业务、 贷款销售业务 1)备用信用证:是银行为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2)贷款承诺: 3)贷款销售:指银行通过直接出售或证券化的方式将 贷款转让给第三方。

一、负债业务
(一)资本金业务
核心资本:
1、股本(普通股和优先股) 2、资本盈余(资本公积)
银行在发行股票是,销售价格可能会高于票面价 格,超出来的这部分就叫资本盈余或资本公积。
3、未分配利润 4、公开储备 银行为弥补各种可能出现的经营损失,而从营业利 润中提取的预留准备金。
附属资本: 1、普通准备金 2、重估储备
银行投资于证券的好处:
1、证券投资的收益较高; 2、证券的流动性比贷款等其他资产要高; 3 、通过购买证券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组
合从而降低风险。
(三)贷款
2、按保障形式,可以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 贷款。
1、按期限,可以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
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中在一起形成一个资金总库,然后按资产流
动性的高低,依次分配到各种不同资产中去。
2.资金分配法: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
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
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
(二)负债管理方法 1.储备头寸管理方法:银行借入资金补足一级 储备,以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要求,通过营 运头寸调度来保持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 2. 全面负债管理方法:通过借入外来资金持续 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方法。
3 、现代商业银行( commercial banks )英格兰银行 (1694)
商业银行的发展
阶 段 主要业务/演进历程 职能
货币经营业 —货币兑换业
汇兑银行:货币鉴定+兑换,收费
支付中介
—货币经营业
汇划银行:兑换+保管+汇兑+结算
近代银行业 (1171-1694)
1、贷款:保管、汇兑、结算等延伸 2、存款:保管凭条的演化 3、汇兑:支票、汇票
1、集中化与全能化 二战后,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集中 化,许多国家的银行业主要为少数几家大 银行所控制。
◆ 80年代以后,职能分工型开始逐渐向全能
型银行转化。
2 、金融服务性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 入来源。 3 、金融创新能力将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 主要决定因素。 4、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 信用卡、 24 小时无人银行、网上银行、银行内 部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5 .以个人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将成为银 行竞争的焦点。
3、盈利性:
资产收益率(ROA return on assets )=税后净利润/资产
股权收益率(ROE return on equity)=税后净利润/股权资本
股本乘数(EM equity multiplier )=资产/股权资本
ROE=ROA×EM net interest margin = ( 利 息 收 入 - 利 息 成 本 ) / 总 资 产
(2)由于规模大,内部管理层次多,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银行控股公司制
金融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集团设立一家控股公司, 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金融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控股公司制在美国最为流行,已成为美国商业银行 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优缺点
1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3、衍生产品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互换协议
贷款承诺:
信贷额度 :在额度限定以内,企业可以随时向 银行要求提供贷款。信贷额度一般都是银行与 老客户之间的非正式协议。 循环贷款协定: 它是一种正式的、有法律效力 的协议。在协议期间内只要借款总额不超出规 定额度客户可以随借随还、还了再借。 票据发行便利: 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循环融 资保证协议,在协议期限内客户如果不能以规 定的利率发行商业票据,银行要以贷款的形式 来弥补客户筹集资金的不足部分。
3、按贷款对象: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 款、银行间贷款(同业贷款)和其他贷款。
4、按贷款质量:
目前: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
以往: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帐贷款
三、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 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主要包括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 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 咨询业务等。
3、未公开储备
4、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5、后期偿付的长期债券
(二)存款业务
1、支票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1)活期存款 2)可转让提款单存款(NOW)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2、非交易存款
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大额定期存款
(三)借款业务
同业拆借、转贴现、回购协议、再贴现
(四)发行金融债券
资本性金融债券、一般金融债券、国际金融债券
二、资产业务
(一)现金资产 1 、准备金,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的提款要求而保留
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银行准备金= 库存现金 +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收款过程中的现金 3、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 上述三项通常合称为“现金项目”。
(二)证券——“二级储备”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表(2002年)
单位:亿元
资 产
库存现金 存放央行款项 存放同业 拆放同业 贷款 减呆帐准备金 应收款项 投资 减不良资产处置 损失专项准备 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 其它资产 资产合计 280.55 4114.70 166.45 995.32 29578.37 126.98 740.62 9928.90 108.50 695.08 101.03 976.82 47342.36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综合考虑,根据经 营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管理,协调各 种不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利率、 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创 造最优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 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
(一)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总库法:银行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集


存款 40568.98 同业存款 2424.34 同业拆放 299.50 借入款项 216.46 汇出汇款 464.63 应付款项 883.57 其它负债 706.33 负债合计 45563.81 实收资本 1607.30 资本公积 12.82 盈余公积 147.68 未分配利润 10.75 所有者权益合计 1778.55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47342.36
GAP management: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二)分支行制度(英国、德国、日本、我国等)
优点:
(1)银行规模较大,分工较细,专业化水平高; (2)分支行遍布各地,容易吸收存款,提高竞争实力; (3)便于分支行之间的资金调度,减少现金准备; (4)由于放款额分散于各分支行,可以分散风险。
缺陷:
(1)使银行业过分集中,加速垄断的形成,不利于自由竞争;
1、负债业务:存款负债、其它负债、自有资本 2、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 3、中间业务:结算、承兑、代理、信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 产
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 存放央行款项 同业存放 托收未达款 证券 贷款 工商业贷款 不动产贷款 消费贷款 同业贷款 其他贷款 其他资产 资产合计



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借入款项 同业拆借 转贴现 回购协议 再贴现 金融债券 其它负债 负债合计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