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检验教学大纲
《病毒学检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272045
课程名称:病毒学检验
英文名称:virology test
开课学期:8
学时/学分:40/2.5 (其中实验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卫生检验专业方向
选用教材:《病毒学检验》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自编主要参考书:
1、殷震,刘景华主编:《动物病毒学》,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熊菊贞等著:《诊断病毒学》,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黄祯祥主编:《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纳塔莉 J.施密特;理查德 W.埃蒙斯主编,顾方舟等译:《病毒、立克次体及衣原体疾病诊断技术》,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第六版),1993年版
5、张卓然主编:《培养细胞学与细胞培养技术》,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杜平等主编: 《分子病毒学原理与实验技术》,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杨占秋主编:《诊断与实验病毒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周先志,赵敏主编:《艾滋病诊疗新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版执笔人:甄清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病毒学检验》是微生物学检验的一个分支,是卫生检验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对病毒学检验技术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病毒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病毒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和监测问题。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病毒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
2. 了解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各种病毒的检测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病毒性疾病流行案例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篇病毒学检验总论(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该篇内容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病毒学检验在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控制方面的重要地位,掌握病毒学检验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方法,了解病毒学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病毒学检验概述(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病毒学检验的用途和内容,掌握病毒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处理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一、病毒学检验概要
(一)病毒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二)病毒学检验概况
(三)病毒学检验的用途
(四)病毒学检验的内容
二、病毒实验室常用洗涤、消毒和处理方法三、病毒实验室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了解:病毒学检验的用途
理解:病毒学检验的基本内容
掌握:病毒实验室常用消毒处理方法
熟悉:病毒实验室基本要求
第二章病毒的分离培养技术(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方法不同于细菌,它主要应用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组织细胞培养方法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动物实验 (1学时)
一、概述
二、实验动物
三、动物实验
四、动物采血法
第二节鸡胚培养法(2学时)
一、概况
二、鸡胚的解剖生理
三、器材的准备
四、鸡胚的孵育
五、鸡胚培养技术
六、病毒的检查
七、其他禽胚的应用
八、鸡胚培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组织培养技术(2学时) 一、概述
二、适合实验室培养的实验室设计与设备三、体外培养细胞
四、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五、细胞培养技术
六、细胞培养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七、细胞培养物的保存、运输及复苏八、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检验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
了解:动物接种分离培养病毒的实验方法熟悉:鸡胚的解剖生理结构及鸡胚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掌握: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技术第三章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病毒性标本的采集及疾病诊断的基本技术,了解免疫学和
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病毒性疾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特别是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一、标本的采集
二、注意问题
第二节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直接病毒诊断(病理、电镜、抗原) 二、病毒分离和鉴定
三、血清学诊断
四、病毒的血清学检验
考核要求了解: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要求掌握:病毒性疾病的实验室常规诊断方法
第四章现代免疫学试验技术与病毒学检验(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免疫学试验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地位和作用,要求掌握常规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熟悉其操作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免疫荧光试验
一、基本原理
二、试验类型
三、方法和步骤
四、注意事项
第二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一、基本原理
二、试验类型
三、方法和步骤
四、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了解:病毒学检验中常规应用的免疫学试验技术的种类掌握: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病毒学检验(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地位和作用,了解常规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种类,掌握常规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熟悉其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因克隆技术
一、基本原理
二、基本步骤
三、基因克隆的应用
第二节基因芯片技术
一、基因芯片的概念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
三、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的基本步骤
四、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DNA序列测定
一、DNA序列测定的原理和技术二、DNA测序程序
考核要求
理解:基因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基因芯片的概念及技术应用原理掌
握:DNA序列测定的原理
第二篇病毒学检验各论(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病毒学检验总论学习基础上,对以下各个病毒的检验方法进行具体介绍,提高同学们
对病毒检验技术在实际检验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介绍逆转录病毒、冠状病毒、正粘病毒、
朊病毒及其检验等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
各论内容:
第一章痘病毒及其检验
第二章疱疹病毒及其检验第三章乳头瘤病毒及其检验第四章嗜肝DNA病毒及其检验第五章逆转录病毒及其检验第六章呼长孤病毒及其检验第七章小RNA病毒及其检验第八章冠状病毒及其检验第九章披膜病毒及其检验第十章黄病毒及其检验
第十一章正粘病毒及其检验第十二章副粘病毒及其检验第十三章布尼亚病毒及其检验第十四章弹状病毒及其检验第十五章丝状病毒及其检验第十六章朊病毒及其检验
每章内容:
第一节病毒生物学特性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二、病毒结构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四、病毒理化特性
第二节临床表现
第三节流行病学特征
第四节实验室检验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四、预防与治疗
考核要求
了解:对人群危害严重的病毒种类和一般生物学特性理解: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对检测的意义掌握:各种病毒检测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以及常规检验程序
四、实验:
1. 实验目的与任务
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病毒检测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的综合设
计、分析能力。
2.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鸡胚培养方法和鸡胚不同途径接种方法,掌握尿囊腔接种和尿液收获方法。
(2)掌握原代细胞制备技术和细胞传代技术,了解细胞的保存方法。
(3)了解病毒鉴定技术,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的原理,掌握细胞病变
的判断方法。
(4)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以及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
病毒检测。
3.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自编实习材料
3.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学时主要仪器实验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备注号类型分配设备地点
鸡胚尿囊腔的接孵化器、恒温培养公卫学院
减毒活病毒种方法,用血凝箱、冰箱-20?、低一楼学生
鸡胚培养法试验对尿囊液病速离心机、超净台实验室 1 及病毒滴度毒增殖和滴度测综合性 10 等
和抗体效价定;用血凝抑制
测定试验对免疫血清一组
效价测定。
实验
原代细胞制备或CO温箱、倒置显微公卫学院2
细胞培养法镜、高速离心机(低一楼学生传代细胞单层培
2、对病毒疫苗温冷冻)、低温冰箱实验室和养,接种病毒疫综合性 10
TCID测定苗,通过观察细(-40~-80?)、恒温无菌室 50
胞病变判定病毒水浴箱、液氮罐等
感染力TCID。
50
综合运用鸡胚培生物安全柜、孵化公卫学院
养技术、细胞培器、恒温培养箱、一楼学生
临床标本中养技术、RT-PCR冰箱、CO温箱、酶实验室、2二组3、流感病毒的方法以及ELISA综合性 20 联免疫分析仪、PCR无菌室、实验诊断方法检测标本中仪、电泳仪等免疫室、
的流感病毒。
分生实验
室五、考核方式:
1. 笔试(闭卷)(70%)
2. 某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20%)
3. 实验报告(10%)
六、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