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课件

D
A
E B C
例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E 在 AC上,D 在BA的延长线上, AD=AE, 连接DE.求证:DE⊥BC.
图中AR这条线段的引出可 以看成是: 1 .过A点作DE的平行线. 2 .过A点作BC的垂线. 3 . ∠BAC的角平分线. 4 . BC边的中线.
B D A E C
7.过D点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 线于H点,并延长DE交BC于F点.
拓展提高:课本背后的性质
已知: AB=AC,DE⊥AB,DF⊥ AC, 求证:DE+DF是一个定 值.
A
E F B D C
A
B
D
C
例1.已知AB′=AB,E为BB′的中点, EC⊥AB′, ED ⊥AB. A 求证:CE=ED
C B' E
D B
例2.已知:AB′=AB, BC ⊥ AB′. 求证:∠1=0.5∠BAB′.
A
B
1
C B'
例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E 在 AC上,D 在BA的延长线上, AD=AE, 连接DE.求证:DE⊥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1)∵AC=AB,且D为CB的中点, ∴AD⊥CB,AD平分∠CAB.
A
B
D
C
(2)∵AC=AB,且AD平分∠CAB, ∴ D为CB的中点,AD⊥CB,且AD⊥CB, ∴ D为CB的中点,AD平分∠CAB.
还有以下的招法
1 .过A点作BC 的平行线.
2.过B点作AC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 于G点. 3.过C点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于 N点
4.过B点作DE的平行线,交CA的延长线 于Q点.
5.过D点作DO∥BC交CA的延长线于O点, 并延长DE交BC于F点.
6.过C点作DE的平行线,交BA的延长线 于 R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