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孔子时代

走进孔子时代


走近孔子时代
小组成员
• 组长: • 组员:
孔子生平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生于鲁国。是古代的大思想家、 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 重要的人物 。孔子被国际社会誉为“世 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深受人们仰慕 和敬重。 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 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 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论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 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 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 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 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 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 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 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 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 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 “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 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走近孔子小档案
【家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先祖孔父 嘉继任宋大司马。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 伯夏的事迹无考。叔梁纥娶颜徵在,生孔子。
【 孔子周游列国 】
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 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 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 孔子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 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 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 水之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