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9年是**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教学工作大会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年。

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规范教学管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大学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强化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支持教学的良好局面,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充分发挥我校师范类学科专业之长,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广西,辐射全国。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学校现有招生专业4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3.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15415人,其中本科生13674人,专科生1741人。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学校实施“阳光工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2019年,我校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3602人。

在广西,理科录取最高分为522,最低分为439;文科录取最高分为520,最低分为453,;艺术类科录取最高分为267,最低分为197;体育类录取最高分为411,最低分为28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5.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坚持引进、培养、培训、聘用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数量与学校规模发展相适应,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逐步优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职称结构:截至2019年12月底,学校教职员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1人,有正高职称77人,占专任教师的%,副高职称201人,占专任教师的%。

学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人,占专任教师的%,具有硕士学位的3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3人,36-45岁246人,46-55岁150人,56岁以上32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6.师资队伍建设(1)注重学科骨干的遴选与培养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等措施,加快学科团队建设。

学校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的青年教师,首批遴选出的12位校级学科骨干中有5位是青年教师。

(2)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为依托,为高素质教师能力实训提供引领和示范。

①开设名师示范课。

构建以校内教学名师、教学示范课教师为主,校外名师为辅的优质示范教学队伍,定期举办名师观摩课,让青年教师感受激情与技术兼备的高质量教学,使他们心中有目标,奋斗有方向。

2019年以来,学校首位广西高校教学名师梁燕来与校级教学名师,以及校级示范课比赛优胜教师均为全校教师提供多次观摩课,授课领域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同时,还邀请校外名家来校做示范讲学,如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教授等。

参加观摩的青年教师需将教学观摩情况录入个人的“教学情况记录本”并定期提交,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参考材料之一。

②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培养。

根据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挂职锻炼。

为了加强实践管理,规范挂职锻炼行为,确保教师实践质量,2019年特制定《**师范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管理试行办法》。

通过规范教师挂职锻炼的基本条件,制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的考核以及待遇细则,明确挂职锻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严格执行挂职锻炼申报审批程序,并协同挂职单位对挂职教师工作进行考核。

③举办“示范课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教育教学软件大赛。

每两年举办“示范课大赛”、“优质课大赛”和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

2019-2019年,全校共评选出优质课获奖教师共88人,示范课获奖教师共58人。

④推进青年教师国内外培训。

在学校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根据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目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342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青年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改革依托“本科教学工程”,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近两年来,学校共立项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97 项,比2019-2019年的33项多64项。

2019年学校共有23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区级教学成果奖。

对参与特别是获奖的青年教师,在学校的中级职称评审中给予优先照顾的政策倾斜,对拟参评副高职称的,优先推荐。

(4)以人为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为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学校积极营造“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帮助,思想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的氛围,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

为此出台了“六优先”政策:一是优先入编;二是优先配置工作室或实验室;三是优先推荐科研立项;四是优先推荐学科骨干;五是优先安排参加国内外学术培训和学术活动;六是优先提拔。

7.本科主讲教师情况(1)生师比现有专任教师831人,外聘教师162人,折合教师数912人,在校生为15415人,生师比为:1。

(2)主讲教师资格2019年专任教师831人,具有教师资格775人,占%。

(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所有的教授都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8.本科生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坚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积极筹集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2019年共投入教学经费万元,生均元。

其中,本科教学教学日常运行投入万元,生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万元,生均元;本科实验运行投入万元,生均元;本科实习经费万元,生均元。

9.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表1:教学用房一览表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正在施工校舍建筑面积计其中危房当年新增被外单位借用甲12345总计38648724433212697639一、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834043212637126教室579844965图书馆1766837126实验室、实习场所8607727161专用科研用房体育馆10960会堂10715二、行政办公用房17741三、生活用房1629512443学生宿舍(公寓)121995学生食堂22451教工宿舍(公寓)132442443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5261四、教工住宅2239160513五、其他用房2019年图书馆纸质图书万册,生均册;电子图书5000G,生均;电子图书2338654种(其中具有所有权的538654种,只有使用权的180万种);已购有电子期刊20000多种;订有纸质期刊1885种,报纸195种。

表2:信息化建设情况编号上学年度信息化经费投入(万元)网络信息点数(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Mbps)计其中:计其中:无线接入建设经费运行经费总计15082361024三、教学建设与改革10.专业建设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类专业覆盖了学前、小学、中学教育等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教师教育。

专业设置继承了师范教育的传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9〕6号)文件精神,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

专业建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规划,总体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

“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制药工程”和“生物技术”5个专业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立项,实现了我校在特色专业项目上零的突破。

学校确定化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为自治区重点改造专业群,架设了这些专业的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7个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彰显了学校的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

2019年申报了财务管理、绘画以及电子商务3个专业。

表3:专业设置一览表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师范标识1020191经济学四年经济学两者兼有2030101K法学四年法学两者兼有3030503思想政治教育四年法学师范4040101教育学四年教育学师范5040102科学教育四年教育学师范6040104教育技术学四年理学7040106学前教育四年教育学师范8040107小学教育四年教育学师范9040201体育教育四年教育学师范1004020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四年教育学11040206T运动康复四年理学12050101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师范13050103汉语国际教育四年文学14 050201英语四年文学两者兼有15 050207日语四年文学16 050302广播电视学四年文学17 050303广告学四年文学18060101历史学四年历史学师范19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四年理学两者兼有20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两者兼有21 070201物理学四年理学师范22 070202应用物理学四年理学23 070301化学四年理学师范24 070302应用化学四年理学两者兼有25 071001生物科学四年理学26 071002生物技术四年理学两者兼有27 071102应用心理学四年理学两者兼有28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工学29080403材料化学四年理学30080703通信工程四年工学31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32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33080902软件工程四年工学34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工学35081302制药工程四年工学36090502园林四年农学3712019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管理学两者兼有38120202市场营销四年管理学39120402行政管理四年管理学两者兼有40 130202 音乐学四年艺术学师范41 130205 舞蹈学四年艺术学师范42 130401 美术学四年艺术学两者兼有4313050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艺术学两者兼有44130503环境设计四年艺术学两者兼有45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四年艺术学两者兼有11.课程建设学校围绕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学术倾向、职业倾向和兴趣倾向三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继续实行重点课程建设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