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23 有机化学基础模拟题训练1.四元轴烯(a)、苯乙烯(b)、立方烷(c)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和c两种B. a、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 a、c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b的一氧代物有五种D. a、b、c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C2.以苯为基本原料可制备X、Y、Z、W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苯与溴水的取代反应 B.可用AgN03溶液检测W中是否混有ZC. X、苯、Y分子中六个碳原子均共平面 D.反应④中产物除W外还有H2O和NaCl【答案】D【解析】A.苯与液溴、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而苯与溴水不反应,A错误;B.C6H11Cl 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C6H11Cl属于氯代烃,不含氯离子,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AgN03溶液检测W中是否混有Z,B错误;C. Y分子为环己烷,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全是饱和碳原子,因此该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D. C6H11Cl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氯化钠和水,D正确。
3.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例如桂皮含肉桂醛(),杏仁含苯甲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B.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C.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D.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答案】C4.有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8H8,其键线式分别表示为X:,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互为同系物B. Y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 X、Y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 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 同系物指两种有机物属于同类物质,且分子式之间差CH2的整数倍。
X、Y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 Y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取代基可以旋转,不一定共面,B错误;C. X、Y都能发生氧化反应,但是X属于饱和多环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 Y分子中有碳碳双键,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其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5.关于有机物a()、b()、c()A. a、b、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 a、b、c的分子式均为C8H8C. a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一平面D. b的二氯代物有3种【答案】D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根据溶液的碱性判断油脂是否完全皂化,故A错误;B.淀粉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氨水使溶液为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只能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产生含有醛基的物质,无法证明水解完全,故B 错误;C.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在碱性环境下具有弱氧化性,因此滴6滴0.1mol/L NaOH溶液,NaOH明显不足, 则不能检验麦芽糖中醛基的存在,故C错误;D. 鸡蛋清属于蛋白质,其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亮黄色沉淀,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故D正确。
7.下列有关实验描述错误的是A.取少量某无色弱酸性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B.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要将导管口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以利于分离乙酸乙酯C.为证明苯环结构中是否含有双键,可向苯中加入一定量酸性高锰酸钾D.除去CO2中混有的H2S,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B8.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反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B.有机物C4H11N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丙烯中反应①②分别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D.化合物甲()和乙()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A. 乳酸薄荷醇酯()具有酯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A错误;B. 有机物C4H11N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8种,分别是CH3CH2CH2CH2NH2,CH3NHCH2CH2CH3,CH3CH2NHCH2CH3,CH3CH(NH2)CH2CH3,CH3CH(CH3)CH2NH2,CH3CH(CH3) NH CH3,(CH3)3CNH2,(CH3)2NCH2CH3,B错误;C. 丙烯转为中,氯原子只有一个,故反应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②是双键加成反应,C正确;D. 化合物甲()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8个,乙()分子最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为6个,不相同,D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环己烯与溴苯B.是由单体CH2=CH—CH3和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答案】B1 0.齐墩果酸临床用于治疗传染性急性黄疸型肝炎,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齐墩果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齐墩果酸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C.齐墩果酸分子间能形成酯 D.齐墩果酸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A. 齐墩果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A正确;B. 齐墩果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选项B正确;C. 齐墩果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分子间能形成酯,选项C正确;D. 齐墩果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但分子中不含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选项D不正确。
11.有机物a、b、c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 b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C.①②均属于加成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b、c分别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答案】D12.双环戊二烯()主要用于制医药,农药,树脂制品,常存在于煤焦油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B.双环戊二烯与蓝烷()互为同分异构体C.双环戊一烯能与溴的四氧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双环戊一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C【解析】A. 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基本化工原料,故A正确;B. 双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2)与蓝烷()的分子式C10H12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两者是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 双环戊一烯能与溴的四氧化碳溶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不能是取代反应,故C错;D. 据双环戊二烯()的结构可知双环戊一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所有原子共面B.蔗糖水解生成的两种有机物互为同系物C.的一氯代物数目相同(不考虑立体异构)D.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14.已知(a)、(b)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B. a、b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种和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a、b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D. a、b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B【解析】A、 a还有链状同分异构体,不止b一种,故A错误;B. a、b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种如图和3种如图(不考虑立体异构)故B正确;C. a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b不能,故C错误;D、b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中碳碳单键可旋转,故D错误。
15.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B. 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答案】A1 6.已知苯乙烯b、立方烷d、环辛四烯p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p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 b、d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 b、p均不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答案】A【解析】A.b中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p中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同时也存在碳碳单键,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正确;B.二氯代物取决于一氯代物中氢原子的种类,b 分子中一氯代物5种,故B错误;C.b、p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C错误;D.b 苯乙烯分子式为C8H8,符合分子式的有机物结构可以是多种物质,不只有d和p两种,如桶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17.分子式为C6H10O4的有机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向该有机物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共有A. 7种 B. 8 种 C. 9 种 D. 10种【答案】C1 8.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的聚合度为2m+nC.聚维酮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可生成 D.聚维酮和聚维酮碘都是水溶性的【答案】C【解析】A,根据聚维酮的结构简式知,聚维酮由相应的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得到,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为,A项正确;B,根据聚维酮的结构简式知,聚维酮的聚合度为2m+n,B项正确;C,聚维酮在NaOH水溶液中水解,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中不可能含-COOH,应为-COONa,C项错误;D,聚维酮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聚维酮和聚维酮碘都是水溶性的,D项正确。
19.生活中常见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可用下式表示,上述反应产生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分子后,使染料分子释放出荧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是酯的水解反应B.荧光棒发光过程涉及化学能到光能的转化C.二苯基草酸酯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D.二苯基草酸酯与草酸互为同系物【答案】B2 0.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
“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图。
已知:苯环上卤素不水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4Cl6O8B.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 1 mol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6 molD. 1 mol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答案】D【解析】A项、由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草酸二酯的分子中含有26个C、24个H、8个O、6个Cl,分子式为C26H24O8Cl6,故A正确;B项、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有机物能够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项、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只有2个苯环,则1mol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6mol,故C正确;D项、1mol草酸二酯含有4个酯基,水解生成4个-COOH和两个酚羟基(),则最多消耗6molNaOH,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