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习题解答1.(1)将需求函数写成反函数20/100P Q =-,总收益函数为2()20/100R Q Q Q =-,总成本函数为()10002C Q Q =+;(2)边际收益()20/50MR Q Q =-,边际成本为2,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钱教授应该出售900本书。
2.(1)边际成本为2MC Y =,边际收益为1202MC Y =-,因此垄断产量为30m Y =,垄断价格为90m P =;(2)一次性赋税并不改变企业决策,答案同(1);(3)边际成本上升为220MC Y =+,边际收益仍为1202MC Y =-,因此垄断产量为25m Y =,垄断价格为95m P =;(4)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价格应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1202Y Y -=,产量为40,价格为80,规定价格上限为80元,企业必然定价80,没有必要规定价格下限。
3.国内国外市场的边际收益分别为()2000040d d d MR Q Q =-,()25000100f f f MR Q Q =-,既然是定常规模报酬,因此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均为10000MC =元。
(1)由()()d d f f MR Q MR Q MC ==,解得国内外市场销售量分别为250,150d f Q Q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函数,国内外时常后价格分别为15000,17500d f P P ==,该厂的利润为250500015075002375000⨯+⨯=元;(2)由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函数10000.05d d Q P =-,5000.02f f Q P =-,可以计算出当15000,17500d f P P ==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弹性分别为3,7/3d f e e =-=-。
国内市场有较大弹性因此价格较低;(3)此题的意思是说价格歧视无法实施,国内外市场合并为统一市场。
由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函数10000.05d d Q P =-,5000.02f f Q P =-,可以计算统一市场的需求函数为15000.075000.02P Q P -⎧=⎨-⎩(20000)(20000)P P ≤<,反需求函数为(1500)/0.072500050Q P Q-⎧=⎨-⎩(100)(100)Q Q ≥<,因此统一市场的边际收益为(15002)/0.07()25000100Q MR Q Q-⎧=⎨-⎩(100)(100)Q Q ><,边际成本为10000,所以销售量为400,价格为110000/715714≈,总利润是40040000/72285714⨯=元。
(注意此题中对于两个市场需求函数汇总的算法) 4.此题中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均为常数,122,3e e =-=-,根据11/MC P e=+,两个市场的售价分别是122, 1.5P P ==。
5.首先计算出该厂的成本函数为20.001C Q Q =+,边际成本为10.002MC Q =+;根据市场需求,该厂边际收益为410.002MR Q =-;(1)垄断价格和产量为:31m P =,10000m Q =; (2)雇佣1000个劳动力,工资率为110; (3)每天利润为200000元。
6.(1)垄断价格和产量为:60m P =,20m Y =;(2)社会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是:20c P =,40c Y =;(3)价格和产量为60m P =和20m Y =时,消费者剩余为400,生产者剩余为800。
价格和产量为20c P =和40c Y =时,消费者剩余为1600,生产者剩余为0;因此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为400;(4)此小题意味着厂商实施一级价格歧视,这时产量为40,效率损失为0,只不过消费者剩余为0,而生产者剩余为全部社会福利1600。
7.(此题条件函数有误,导致第(4)小题中利润与项目数N 之间是凸函数关系,因此不存在利润最大化的解,倒是存在利润最小化的解,因此此处对需求函数做如下修改:Q =) (1)需求的价格弹性为3e =-;(2)既然边际成本为1,所以利润最大化的门票价格为 1.511/m MC P e==+;(3)价格为 1.5m P =时,游人数与项目数的关系为()Q N =; (4)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1.5m P =与项目数N 无关,总收益与N 的关系为()R N =N 的关系为()1000()1000C N N Q N N =+=+N 的关系为()1000()1000N N Q N N π=+=-+可计算得:当16N =时利润最大,此时(也就是16, 1.5N P ==时)游客人次为64000Q =。
8.(1)这种企业的边际收益为00()()()()P MR Q P Q P Q Q Q ⎧=⎨'+-⎩ 00()()Q Q Q Q <>;(2)由于不清楚00,P Q 的具体数值,我们只能断定,当0Q Q >时,这种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0()(),()m MR Q MR Q Q Q >>,其中()m MR Q 表示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
如下图,自由市场的需求曲线为CBF ,边际收益曲线为CD ,政府管制后需求曲线为P 0A + BF ,边际收益曲线为P 0A + BG ,(3)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确定产量,设m Q 为垄断产量。
如果0m Q Q >,明显地该企业的产量大于垄断产量;如果0m Q Q <(如下图),该企业的产量为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中BG 部分的交点处由于0Q Q >时()()m MR Q MR Q >,所以该企业的产量*m Q Q >;只有当00Q =时(实际上就是垄断了),两者相等。
以下两图的本质区别在于“价格双轨制”下,市场价格*P 与计划价格0P 的高低区别。
(4)局部市场化可以减轻垄断造成的垄断低产量;如果计划价格较低(低于垄断价格)还可以抑制垄断高价。
9.(1)单一价格下,市场需求为16/20013/400Y P Y -⎧=⎨-⎩(1200)(1200)Y Y ≤>(注意本章第3题(3)中不同需求的汇总算法),边际收益为16/10013/200Y MR Y -⎧=⎨-⎩ (1200)(1200)Y Y ≤>,由于边际成本为2,所以产量第8题图(a )第8题图(b )P 0 P m PP m为2200m Y =,价格为7.5m P =,利润为12100;(2)三级价格歧视下,甲类(题中前一类)消费者市场的边际收益为111()16/100MR Y Y =-,乙类消费者市场的边际收益为222()10/100MR Y Y =-,根据1122()()2MR Y MR Y MC ===,解得121400,800Y Y ==,两个市场价格分别是129,6P P ==,总利润为13000;(3)在歧视性两部价格制下,分别为两个市场制定固定费用和购买单价。
利润最大化的做法是:按边际成本定价,但以固定费用的形式收回全部消费者剩余。
价格为2(边际成本)时,甲类消费者每人的需求量为14,消费者剩余为98;乙类消费者每人的需求量为16,消费者剩余为64。
因此价格方案为:甲类消费者固定费用98,价格2;乙类消费者固定费用64,价格2。
总销售量为4400,总利润为26000(由于边际成本为常数,按边际成本销售本身没有利润,利润总额为固定费用总和),其中19600来自甲类消费者,6400来自乙类消费者。
(4)(教材中只给出了代表消费者模型,因此此小题需要重新探索)需要决定固定费用和价格两个变量,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
以价格作为决策变量,计算在一定价格下两类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固定价格设定为两类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中的小者,因此得到利润与价格的关系,从而可计算利润最大化价格。
以上分析假定要保住两类消费者,可以将结果与只保住一类消费者(由上小题必为甲类)时的利润进行比较以作出最后决定。
价格为P 时,每个甲类消费者的需求量为16P -,消费者剩余为2(16)/2P -;每个乙类消费者的需求量为202P -,消费者剩余为2(10)P -。
因此价格为P 时,将固定费用定为22min{(16)/2,(10)}P P --将获得最大利润,利润与价格的关系为22300min{(16)/2,(10)}[200(16)100(202)](2)P P P P P π=--+-+--22300(10)400(13)(2)150(16)400(13)(2)P P P P P P ⎧-+--⎪=⎨-+--⎪⎩(4(4P P ≤+>+, 可计算得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为*0P =(由于商品不能白送,因此实际上是无穷接近于0),固定费用为100,总利润为19600。
这与价格为2,固定费用为98时(此时乙类消费者退出)的利润相同,因此实际操作是价格为2,固定费用为98。
10.[此题条件不充分,只是指出了四人对各商品的保守价格(也即高于此价格需求量就为0),但是没有指出在更低的价格上四人对各商品的需求量是多少。
为了使题目有效,我们仿照教材P.221的例子,假定四人对两商品的需求量最多为1] (1)边际成本为0(1-a )两种商品分开销售。
对于商品1,价格为30、40、60时的销售量分别为4、3、2,销售收益均为120,故均为最优定价;商品2与商品1的情形完全相同。
两种商品的最高利润都是120,总利润240; (1-b )纯捆绑四人对捆绑销售的保守价格依次为120、100、100、120,捆绑价格为120时利润为240,捆绑价格为100时利润为400,后者为最优定价;(1-c)混合捆绑为使混合捆绑有效,两商品的价格之和应不小于捆绑价格,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获取利润,捆绑价格应该设定在四人对捆绑销售的保守价格之一。
如果捆绑价格为120,零售价格应分别是60,此时顾客A、D选择捆绑,而B选择商品2、C选择商品1,利润总和为360;如果捆绑价格为100,所有人都将购买捆绑商品,利润总和为400。
(2)边际成本为35(2-a)两种商品分开销售。
对于商品1,价格为30、40、60、90时的销售量分别为4、3、2,1销售收益均分别为120、120、120、90,利润分别是-20、15、50、55,故90为最优定价;商品2与商品1的情形完全相同。
两种商品的最高利润都是55,总利润110;(2-b)纯捆绑四人对捆绑销售的保守价格依次为120、100、100、120,捆绑价格为120时利润为100,捆绑价格为100时利润为120,后者为最优定价;(2-c)混合捆绑为使混合捆绑有效,两商品的价格之和应不小于捆绑价格,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获取利润,捆绑价格应该设定在四人对捆绑销售的保守价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