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187单项选择题第1题:一位新人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四种回答中哪种最合适?()A.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会来接你的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了C.妈妈下午四点半来接你D.下午放学后,妈妈来接你参考答案:A第2题: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A.圆形B.正方形C.三角形D.长方形参考答案:A第3题: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平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参考答案:C题干中所指的是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4题: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倾听、表述、()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
A.社会性B.游戏C.谈话D.欣赏文学作品参考答案:D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包含四个方面:倾听能力的培养、表述能力的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专家点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
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人和周围语言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从而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
考生在复习时,要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意义、总目标、主要内容、方法等。
第5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参考答案:B第6题: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A.政府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C.教育机构D.家庭参考答案:B第7题:韦克斯勒量表中对学龄前儿童的测查,包括常识、词汇、图画补缺、算术题、迷津、木块图案、理解等,并有评分标准的测验法属于()。
A.标准测验法B.教师自编测验C.观察法D.谈话法参考答案:A第8题:幼儿2岁前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
A.直观行动性B.具体形象性C.自我中心性D.系统性参考答案:A第9题: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
A.手的动作B.重复连锁动作C.抓握动作D.玩东西参考答案:B该现象叫做重复连锁动作。
婴儿这个动作多半发生在9个月以后。
婴儿通过这个重复动作,达到主动和他人交往的目的。
第10题: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
A.0~2岁B.2~3岁C.3~6岁D.5~6岁参考答案:B1~1.5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产生表象,表象的产生为儿童想象奠定了基础。
2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想象,因此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2-3岁,故选B。
第11题: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
A.2~3个月B.4~5个月C.7~8月D.9~10个月参考答案:B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第12题: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参考答案:B第13题: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参考答案:A第14题: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窗外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们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参考答案:B第15题: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思维D.直观行动思维参考答案:D第16题: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兴趣B.自我意识C.气质D.能力参考答案:B第17题: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参考答案:B第18题: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B第19题: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在()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A.新生儿期B.婴儿晚期C.幼儿初期D.胎儿期参考答案:A第20题: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B教育者只有在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在每一阶段都有所不同,具有不均衡性。
专家点拨在考试中,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可以以各种题型出现。
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包括:(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简答题第21题:什么是绝对评价?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绝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各个评价对象与所确定的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客观标准程度的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只需将评价对象与既定的客观标准进行比较,无需将评价对象与这一集合总体中的其他对象进行比较。
例如:运用百分制进行评价时,通常将60分作为考试的合格线,所有参与考试的人都以此为标准,这种做法便属于绝对评价。
详细解答:第22题: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________参考答案: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第二,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
详细解答:第23题: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参考答案:(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2)幼儿注意的广度不断扩大。
(3)幼儿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断增强。
(4)注意的转移能力不断发展。
详细解答:第24题: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________参考答案: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详细解答:材料分析题第25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南是独生子女,妈妈对小南百依百顺,爸爸则非常粗暴。
家里玩具很多,但她看到别人玩什么,她就要什么,还经常和小朋友打架。
老师开始还严厉地责备他,后来也不管了。
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很生气,妈妈非常担心。
问题:分析小南个性的特点以及造成这种行为的成因。
__________参考答案:小南的特点主要是任性、攻击性强,这反映的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境因素: (1)缺失。
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没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2)独特。
独生子女经历的独特性致使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过度溺爱、过分保护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小南的爸爸妈妈还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导致小南出现这些问题。
详细解答:第26题: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
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过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的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是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他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人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
(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百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百观化,重视玩教具的鲜明、形象、生动性。
详细解答:活动设计题第27题:围绕消防演练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__________参考答案:消防演练一、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火灾现场录像带、图片、“紧急出口”、消防车声音、“火警电话119”标志,小毛巾、小脸盆等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积累了一些安全防火的知识经验,知道自己家的住址。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录像,了解火灾的危害性 1.录像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发生火灾会怎么样? 2.幼儿讨论发言,教师小结。
(1)大火能烧掉一座座房子,让人们无家可归,能烧掉一片片森林,让动物也没有家园。
(2)大火能烧死人和动物。
(3)污染空气。
(二)讨论预防火灾发生的方法 1.火灾很可怕,那我们小朋友要怎么做才会预防火灾的发生?(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
(1)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点蜡烛、蚊香时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不能玩没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 5)不能随便玩电、插头、插座等。
(三)播放录像,帮助幼儿了解火灾自救的方法录像一:垃圾筐着火了,怎么办?录像二:房子着火了,怎么办? 1.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利用图片形式记录幼儿的回答。
2.引导幼儿思考上面的方法中,哪些是小朋友能做的。
(四)逃生演习 1.听警报拉响时进行第一次消防逃生演习。
2.第二次消防演习。
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