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第二学期月考试题(2月)
数学试题(文)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设全集为R,集合则集合等于()A.M N B.M∪N C.M C R N D.C R M N
2.点(1,-1)到直线的距离为()A.B.C.D.
3.以的顶点为焦点,长半轴长为4的椭圆方程为()A.B.
C.D.
4.已知点P(2,1)在圆C:
称点也在圆C上,则实数a,b的值为()A.a=-3,b=3B.a=0,b=-3C.a=-1,b=-1D.a=-2,b=1
e k
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1,2),则的取值范围是()
A.(-∞,0)B.(-3,0)C.(-12,0)D.(-60,-12)
6.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已知a1a9=9,则a2a3a10=()A.27B.18C.9D.8
7.已知a、b都是实数,那么a2>b2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8.已知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S n=2a n-1,则a5的值为()A.-16B.16C.32D.-32
9.已知sin()A.B.C.D.
0PM AM PM ⋅=,则||10.已知定点A (-2,0),B (2,0),动点P 于A 、B 连线的斜率之积满足k AP ·k BP =m ,当 m <-1时,△ABP 的形状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1.自圆外一点P (0,4)向圆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
则
( )
A .
B .
C .
D .
12.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小值是 ( )
A .
B .1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
则
=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1),B (-3,4),若点C 在∠AOB 平分线上且
则向量
的坐标为 。
15.当x ∈(1,2)时,不等式x 2+mx +4<0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动点P (x ,y )在椭圆
上,若点A 坐标为(3,0),|AM |=1,且
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
设
函数
且
(Ⅰ)求;
(Ⅱ)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在区间[0,π]上的图像; (Ⅲ)根据画出的图象写出函数在[0,π]上的单调区间和最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ϕ
已知方程:
(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求该圆半径r 的取值范围; (3)求圆心的轨迹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
(1)求角B 的大小; (2)设
且
的最大值为5,求k 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对称轴为,是
的导函数,且
(1)求的表达式; (2)若数列{a n }满足,且a 1=4,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x 1、x 2(x 1≠x 2)是函数
上的两个极值点。
(1)若x 1=-1,x 2=2,求函数的解析式; (2)| x 1|+| x 2|=2
,求b 的最大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双曲线上动点M 到右焦点F 的距离与到准线
l :x =2的距离之比为
;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过点F 的直线交动点M 的轨迹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中点在直线x +y =0上, 求AB 的方程。
参 考 答 案
'()f x ()f x ()f x ()f x
一、
ADDBC ADBCB AC 二、 13.1 14.
15. 16.
三、 17.解: (1)
由题可知:
∴,
⊙0<<π,∴=
(2)
(3)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 函数的额最大值是:1
函数的最小值是:-1
18.
19.
20.(Ⅰ)由已知,可得c =0,
∴
5-≤m 3,0)8
32sin(=+⨯ϕπϕϕ4
π],8
5[
],8
,
0[ππ
π
]8
5
,8[
ππ,2)('b ax x f +=
∴
(Ⅱ)⊙a n +1= a n +2n ∴a n =(a n - a n -1)+(a n -1+ a n -2)+···+(a 3-a 2)+(a 2-a 1)+ a 1
=2(1+2+3+···+n -1)+4=2×
21.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满分14分。
解:
··················1分
(1)x 1=-1,x 2=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
·················2分 ∴a =6,b =-9 ··················3分
∴
··················4分
(2)∵x 1、x 2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x 1、x 2是方程
=0的两个根。
∵△=4b 2+12a 3,∴△>0对一切a >0,b ∈R 恒成立。
x 1+x 2=
⊙a >0,∴<0。
由···············6分
由
得
∴b =3a 2(6-a ) ⊙
令
则
0<a <4时, >0 ∴h (a )在(0,4)内是增函数;
4<a <6时, <0 ∴h (a )在(4,6)内是减函数; ()f x ()f x 21x x )('a h )('a
h
∴a =4时,h (a )有极大值为96,∴h (a )在上的最大值是96,
∴b 的最大值是。
·················8分
22.【解析】 设动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
①∴动点M 是以F 为焦点,以x =2为准线的双曲线。
∴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 ·················6分
② 设点A (x 1,y 1)点B (x 2,y 2)。
中点P 在x +y =0上,所以P (x 0,-x 0) ∵
∴2x 0(x 1-x 2)=2·(-2 x 0)(y 1- y 2)
若x 0=0则P (0,0)此时直线为y =0;若x 0≠0,则
综上所述,直线方程y =0或x =2y -3=0 ∴直线AB 的方程为 即 ···············12分
]6,0(64x y (2
1
-
=),3-032=-+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