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人教版必修2)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人教版必修2)

7.7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人教版必修2)
7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表达式为__________,动能是______量,单位与
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________.
.两个质量为的物体,若速度相同,则两个物体的动能________,若动能相同,两
个物体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
.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叫动
能定理.表达式为=________.式中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也可理解为各力对物
体做功的__________,如果外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________;外力做负功,物体的动
能减少.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________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运动,既适用于________做功,
也适用于________做功.且只需确定初、末状态而不必涉及过程细节,因而解题很方便.
.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关于动能概念及公式=E2-E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速度在变化,则动能一定在变化
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E2-E1表示功可以变成能
D.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动能的概念
.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不可能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12
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12
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12
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知识点二动能定理
.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过程中,外力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单独做功的绝对值之和
B.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
c.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直线运动,不适用于曲线运动
D.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
图1
有一质量为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圆弧曲面上的a点滑向b点,如图1所示,如果由
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外力的功为零
c.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
D.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知识点三动能定理的应用
.一个25g的小孩从高度为3.0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0/s.取g=10/s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合外力做功50jB.阻力做功500j
c.重力做功500jD.支持力做功50j
.一辆汽车以v1=6/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x1=3.6,如果以
v2=8/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x2应为
A.6.4B.5.6
c.7.2D.10.8
【方法技巧练】
一、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图2
物体从高出地面H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地面进入沙坑h处停止,
如图2所示,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图3
如图3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5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上由小圆弧
与斜面连接的水平面上,若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斜面倾角为37°,则物
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二、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如图4所示,
图4
一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
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拉力F做的功为
A.gLcosθB.gL
c.FLsinθD.FLcosθ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练
.E=12v2 标焦耳
.相同不一定相同
.动能的变化E2-E1 代数和增加
.直线曲线恒力变力
.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合力做功为零,物体的动能变化为零.但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为零,动能变化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 .D [速度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若物体速度只改变
方向,不改变大小,则动能不变,A错;由E=12v2知B错;动能定理=E2-E1表示动能的变化可用合力做的功来量度,但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故c错,D 正确.]
课堂探究练
.ABc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故A对;由E=12v2知,B对;由于速度是矢量,当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动能不变,但动能变化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故c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能不变,但物体却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
.cD [由动能的表达式E=12v2知A、B错误,c正确.动能是标量,D正确.]
.D
.c [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不为零,合外力不为零,A错.速率不变,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的功为零,支持力始终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做的功与阻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但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不为零,c对,B、D错.]
点评动能定理反映的是合外力做的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速率不变,速度有可能变化.
.A [由动能定理可得合力对小孩做的功
合=12v2=12×25×22j=50j
又因为合=G+f
所以f=合-G=50j-750j=-700j
由于支持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支持力对小孩不做功.]
.A [急刹车后,车只受摩擦阻力Ff的作用,且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是相同的,汽车的末速度皆为零.-Ffx1=0-12v21①
-Ffx2=0-12v22②
②式除以①式得x2x1=v22v21.
故汽车滑行距离
x2=v22v21x1=2×3.6=6.4]
点评对恒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考虑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但在涉及力、位移、速度时,应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分析.一般来说,动能定理不需要考虑中间过程,比牛顿运动定律要简单一些.
H+hh
解析解法一:物体运动分两个物理过程,先自由落体,然后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落至地面时速度为v,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gH=12v2①
第二个物理过程中物体受重力和阻力,同理可得
gh-F阻h=0-12v2②
由①②式得F阻g=H+hh.
解法二:若视全过程为一整体,由于物体的初、末动能均为0,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即
g=F阻h
解得F阻g=H+hh.
.3.5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g、支持力FN1、滑动摩擦力Ff1的作用,沿斜面加速下滑,在水平面上减速直到静止.方法一:对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物体下滑阶段:
FN1=gcos37°
故Ff1=μFN1=μgcos37°
由动能定理得
gsin37°•l1-μgcos37°•l1=12v21①
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Ff2=μFN2=μg
由动能定理得
-μg•l2=0-12v21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l2=sin37°-μcos37°μl1=0.6-0.4×0.80.4×5
=3.5.
方法二:物体受力分析同上,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初、末状态的速度均为零,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
gsin37°•l1-μgcos37°•l1-μg•l2=0
得l2=sin37°-μcos37°μl1=0.6-0.4×0.80.4×5=3.5.
方法总结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无需深究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始末的动能.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若不涉及中间过程量时,用整个过程分析比较简单.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符号一同代入公式..B [小球缓慢移动,时时都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F=gtanθ,随着θ的增大,F也在增大,是一个变化的力,不能直接用功的公式求它的功,所以这道题要考虑用动能定理求解.由于物体缓慢移动,动能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得:-gL+=0,所以=gL.]
方法总结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时,可先把变力做的功用字母表示出来,再结合物体动能的变化进行求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