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使该专业学生达到培养其对外国文学史的整体把握之目标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学生对外国文学要有“史”的把握,把握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外国文学史知识;二是外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在对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框架进行简洁、明晰的勾勒与描绘的同时,突出四个高峰: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尤其加大了20世纪文学的比重。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设,是大三第二学期“外国文学(亚非部分)”课程的姐妹课程,该课程也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平行参照的体系。

【教学时间安排】上课共17周,周3学时,共51学时,其中复习一周,考试一周。

【考试安排】按学院规定,本课为闭卷考试课。

考试内容主要为两部分:文学史知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

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30%。

【参考书目】1、《欧洲文学史》(上、下),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梁立基、陶德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外国文学》,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外国文学史》,金元浦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目录说明 (1)绪论 (5)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古代文学 (5)一、概述二、荷马史诗三、古希腊戏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6)一、概述二、但丁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6)一、概述二、塞万提斯三、莎士比亚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7)一、概述二、莫里哀第五章17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8)一、概述二、卢梭三、歌德第六章19世浪漫主义文学 (9)一、概述二、拜伦三、海涅四、雨果五、普希金六、惠特曼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10)一、概述二、斯丹达尔三、巴尔扎克四、狄更斯五、果戈理六、陀思妥耶夫斯基第八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 (11)一、概述二、福楼拜三、哈代四、托尔斯泰五、契诃夫六、易卜生七、马克·吐温第九章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12)一、概述二、波德莱尔三、鲍狄埃四、左拉五、莫泊桑第十章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13)一、概述二、罗曼·罗兰三、德莱塞四、高尔基五、肖洛霍夫六、布莱希特第十一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14)一、概述二、卡夫卡三、艾略特四、乔伊斯五、奥尼尔六、福克纳第十二章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14)一、概述二、海明威三、帕斯捷尔纳克四、艾特马托夫五、贝娄第十三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15)一、概述二、萨特三、加缪四、尤涅斯库五、海勒六、马尔克斯绪论【教学内容】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三、怎样学习外国文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二、了解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三、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及途径。

【教学的难点及重点】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及途径。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时间为1课时。

【思考与训练】怎样学习外国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一、古代文学概况:古希腊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二、荷马史诗:史诗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

三、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戏剧的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古代文学的分期、内容、特色;把握古代文学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了解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价值。

三、了解并把握古代希腊戏剧的起源、演变、内容和特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荷马史诗;二、古希腊悲剧。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时间为2~3课时。

【思考与训练】1、为什么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2、荷马史诗的英雄主义和艺术魅力。

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创作风格的异同。

4、如何理解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教学内容】一、中世纪文学的类型及主要成就;中世纪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象征、寓意、梦幻文学特征;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和开创性。

二、但丁的生平与创作;《神曲》的内容与矛盾、结构与艺术特色。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分期、类型和特征;领会中世纪文学的价值。

二、全面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三、了解但丁的主要生平和创作,领会《神曲》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二、《神曲》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二、时间为1~2课时。

【思考与训练】1、何全面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期英雄史诗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俗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神曲》如何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伟大诗人的成就和矛盾?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学内容】一、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各国的发展。

二、塞万提斯的生平和创作;《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形象塑造和艺术成就。

三、莎士比亚创作和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和根源;《哈姆雷特》。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产生、特征和发展;领会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二、了解塞万提斯的主要生平和创作,把握《堂吉诃德》的创作目的、形象塑造和艺术成就。

三、了解并把握莎士比亚的主要生平事迹、作品和创作分期,《哈姆雷特》的题材、情节、主题、人物和艺术成就。

莎士比亚在中国。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二、堂吉诃德形象;三、《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二、时间为2~3课时。

【思考与训练】1、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十日谈》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4、《巨人传》中的人物形象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认识?5、堂吉诃德是怎样一个矛盾复杂的悲喜剧形象?6、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特点。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教学内容】一、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概述;二、莫里哀。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把握古典主义的基本内涵,领会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二、了解莫里哀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伪君子》的思想艺术特征,把握伪君子的形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古典主义的基本内涵及《伪君子》的思想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时间为1~2课时。

【思考与训练】1、《失乐园》的叛逆精神。

2、如何评价古典主义理性原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3、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成就。

4、以《伪君子》为例说明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点。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教学内容】一、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概况;二、卢梭;三、歌德;《浮士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的概况,把握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基本内涵,了解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领会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二、了解卢梭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新爱洛伊斯》的思想艺术特点。

三、了解歌德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浮士德》的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基本内涵;二、《新爱洛伊斯》的思想艺术特点。

三、《浮士德》的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一、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间为2~3课时。

【思考与训练】1、作为启蒙运动组成部分的启蒙文学的政治倾向。

2、菲尔丁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小说对19世纪文学的影响。

3、伏尔泰和狄德罗哲理小说的特点。

4、为什么说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5、“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6、歌德的求索与“浮士德精神”。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教学内容】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况;二、拜伦;三、海涅;四、雨果;五、普希金;六、惠特曼。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把握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二、了解拜伦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三、了解海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艺术特色;四、了解雨果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其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把握《悲惨世界》的思想艺术特色及世界意义;五、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人物和艺术成就;六、了解惠特曼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艺术特色;四、《悲惨世界》的思想艺术特色及世界意义;五、《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人物和艺术成就;六、《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

【思考与训练】1、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2、“拜伦式英雄”析。

3、海涅为何将德国称为“冬天的童话”?4、雨果如何以“想象和人道主义”描绘了世纪的风云?5、为什么说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6、从奥涅金和罗亭等人物看“多余人”形象。

7、《草叶集》中的“美国精神”。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教学内容】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二、斯丹达尔;三、巴尔扎克;四、狄更斯;五、果戈理;六、陀思妥耶夫斯基。

【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把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二、了解斯丹达尔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红与黑》的主题内容、人物和思想艺术特色;三、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四、了解狄更斯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五、了解果戈理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死魂灵》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六、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罪与罚》的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二、《红与黑》的主题内容、人物和思想艺术特色;三、《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四、《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五、《死魂灵》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六、《罪与罚》的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