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人教版数学高三单元测试1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在下列命题中:
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
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
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
④已知是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
在实数x,y,z 使得p xa yb zc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2. 与向量(-3,-4,5)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 )
(A 和(); (B ));
(C )()和(); (D )
(); 3. 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点O 为平面ABC 外的一点,则下列条件中,能得到M ∈平面ABC 的充分条件是 ( )
(A )111222OM OA OB OC =
++; (B )1133
OM OA OB OC =-+; (C )OM OA OB OC =++; (D )2OM OA OB OC =-- 4. 已知点B 是点A (3,7,-4)在xOz 平面上的射影,则2()OB 等于 ( )
(A )(9,0,16) (B )25 (C )5 (D )13
5. 设平面α内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
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A (-1,-2,5) B (-1,1,-1)
C (1, 1,1)
D (1,-1,-1)
6. 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BB 1,则
AB 1与C 1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A )60° (B )
90° (C )105° (D )75°
7. 到定点()1,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的点集合为( )
A.()(){}222,,|11x y z x y z -++≤
B.()(){}
222,,|11x y z x y z -++=
C.()(){},,|11x y z x y z -++≤
D.(){}222,,|1x y z x y z ++≤
8. 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 b +等于( )
A
B
C
D .4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2,3),(3,2)A B --,沿x 轴把平面直角坐标系折
成120︒的二面角后,则线段AB 的长度为( ) A
.
B
. C
. D
.
10.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
则“αβ⊥”是“m 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
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若空间三点A (1,5,-2),B (2,4,1),C (p,3,q+2)共线,则p=______,q=______。
12. 设M 、N 是直角梯形ABCD 两腰的中点,DE ⊥AB 于E (如图).现将△ADE 沿DE 折起,使二面角A -DE -B 为45°,此时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恰为点B ,则M 、N 的连线与AE 所成角的大小等于_________.
13. 如图,PA ⊥平面ABC ,∠ACB=90°且PA=AC=BC=a 则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
14.已知123F i j k =++,223F i j k =-+-,3345F i j k =-+,若123,,F F F 共同
作用于一物体上,使物体从点M (1,-2,1)移动到N (3,1,2),则合力所作的功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15题11分,16题11分,17题12分,共2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5. 设向量()()3,5,4,2,1,832,,a b a b a b =-=-⋅,计算并确定,λμ的关系,使
D C B
A E N M
a b z λμ+与轴垂直
16. 如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棱长为1,P 、Q
分别是线段AD 1和BD 上的点,且D 1P :PA=DQ :
QB=5:12,
(1) 求线段PQ 的长度;
(2) 求证P Q ⊥AD ;
(3) 求证:PQ//平面CDD 1C 1;
17.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AP=AB=2,BC=2 2,E ,F 分别是AD ,PC 的中点 (Ⅰ)证明:PC ⊥平面BEF ;(Ⅱ)求平面BEF 与平面BAP 夹角的大小。
18. 如图,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矩形,AB=a,AD=2,SA=1,且SA ⊥
底面ABCD,若边BC 上存在异于B,C 的一点P,使得PS PD ⊥.
(1)求a 的最大值;
(2)当a 取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P 与SD 所成角的大小;
(3)当a 取最大值时,求平面SCD 的一个单位法向量n
及点P 到平面SCD 的距离.
参考答案
1-5 AABBB 6-10 BACBB
11. 3,2 12. 2π 13. 14. 14
15. 解:323(3,5,4)2(2,1,8)a b -=--=(9,15,-12)-(4,2,16)=(5,13,-28) a b ⋅=(3,5,-4)⋅(2,1,8)=6+5-32=-21
由()(0,0,1)(32,5,48)a b λμλμλμλμ+⋅=++-+(0,0,1)⋅480λμ=-+=
即当,λμ满足48λμ-+=0即使a b λμ+与z 轴垂直.
16. 解:以D 为坐标原点。
DA 、DC 、DD 1分别为x,y,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于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D (0,0,0),D 1(0,0,1),B (1,1,0),A (1,0,0),∵P 、Q 分别是线段AD 1和BD 上的点,且D 1P :PA=DQ :QB=5:12,∴P 512(
,0,)1717
,Q (55,,01717),∴512(0,,)1717PQ =-,所以
(1)∴13||17
PQ PQ ==; (2)∵(1,0,0)DA =,∴0PQ DA ⋅=,∴P Q ⊥AD ;
(3)∵(0,1,0)DC =,1(0,0,1)DD =,∴15121717
PQ DC DD =-,又1,DD DC ⊂平面CDD 1C 1,PQ ⊄平面CDD 1C 1,∴PQ//平面CDD 1C 1;
17. 解法一 (Ⅰ)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P 算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P=AB=2,BC=AD=2√ 2,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 ,B ,C ,D 的坐标为A(0,0,0),B(2,0,0),C(2, 2 √ 2,0),D(0,2 √ 2,0),P(0,0,2)
又E ,F 分别是AD ,PC 的中点,∴E(0,√ 2,0),F(1,√ 2,1)。
∴PC =(2,2 √ 2,-2)BF =(-1,√ 2,1)EF =(1,0, 1),∴PC ·BF =-2+4-2=0,PC ·EF =2+0-2=0,
∴PC ⊥BF ,PC ⊥EF ,∴PC ⊥BF,PC ⊥EF,BF ∩ EF=F,∴PC ⊥平面BEF
(II )由(I )知平面BEF 的法向量
平面BAP 的法向量
设平面BEF 与平面BAP 的夹角为 θ ,
则
∴ θ=45℃, ∴ 平面BEF 与平面BAP 的夹角为45
解法二 (I )连接PE ,EC 在
PA=AB=CD, AE=DE,
∴ PE= CE, 即 △PEC 是等腰三角形,
又F 是PC 的中点,∴EF ⊥PC,
又
,F 是PC 的中点,
∴BF ⊥PC.
又
18.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分别为: A(0,,0,0),B(a,0,0),C(a,2,0),D(0,2,0),S(0,0,1),
设P(a,x,0).
(0<x<2)
(1) ∵(),,1,PS a x =--(),2,0PD a x =--
∴由PS PD ⊥得: 2(2)0a x x --=
即: 2(2)(02)a x x x =-<<
∴当且仅当x=1时,a 有最大值为1.此时P 为BC 中点;
(2) 由(1)知: (1,1,0),(0,2,1),AP SD ==- ∴10cos ,,25AP SD
AP SD AP SD ===⨯⨯
∴异面直线AP 与SD
所成角的大小为cos 5
arc (3) 设()1,,n x y z =是平面SCD 的一个法向量,∵(1,0,0),(0,2,1),SD ==-DC
∴由1111000201021x x n DC n DC y z y n SD n SD z y ==⎧⎧⎧⎧⊥=⎪⎪⎪⎪⇒⇒-=⇒=⎨⎨⎨⎨⊥=⎪⎪⎪⎪⎩⎩==⎩⎩
取得1(0,1,2),n = ∴平面SCD 的一个单位法向量(
)110,1,25
n n n ==⋅= 又
(0,1,0),=-CP 在n 方向上的投影为55,15
n n -⋅==-CP ∴点P 到平面SCD 的距离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