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三数学解答题专题训练题精选(含答案解析)(36)
2020年高三数学解答题专题训练题精选(含答案解析)(36)
2.答案:解:(1)直线 l 经过定点
,
由 ρ=ρcosθ+2 得 ρ2=(ρcosθ+2)2, 得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 x2+y2=(x+2)2,化简得 y2=4x+4.
(2)若 ,得
,普通方程为 y=x+2,
则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ρsinθ=ρcosθ+2, 联立曲线 ρ=ρcosθ+2,得 sinθ=1,取 θ= ,得 ρ=2, 所以直线 l 与曲线 C 的交点为(2, ).
Ⅳ
群中普遍出现症状,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减少体力
中度重 活动.
污染
301~ 500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由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 Ⅴ 重污染 病,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
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现统计邵阳市市区 2016 年 10 月至 11 月连续 60 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制成如图所示 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1)直线 l 经过定点
,由 ρ=ρcosθ+2 得 ρ2=(ρcosθ+2)2,即可求曲线 C
的普通方程;
(2)若 ,求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联立曲线 ρ=ρcosθ+2,即可求出直线 l 与曲线 C
第 4 页,共 10 页
-------- 答案及其解析 --------
1.答案:解:集合 B={x|0≤x≤3}.…(1 分)
(1)若 m=1,则 A={x|-1<x<1}, 则 A∩B={x|0≤x<1}.…(4 分) (2)当 A=∅即 m=-1 时,A∩B=A; 当 A≠∅即 m≠-1 时, (ⅰ)当 m<-1 时,A=(2m-1,m-2),要使得 A∩B=A,A⊆B,
指数
级 类别 户外活动建议
别
0~50 Ⅰ 优 51~100 Ⅱ 良
可正常活动
101~ 150 151~ 200
轻微污
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
Ⅲ
轻度污 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积消耗和户外活动.
染
201~ 250 251~ 300
中度污
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
第 2 页,共 10 页
一象限),且 M 是线段 PN 的中点,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交 C 于另一点 Q,延长 QM 交 C 于点 B. (ⅰ)设直线 PM,QM 的斜率分别为 k,k′,证明 为定值; (ⅱ)求直线 AB 的斜率的最小值.
6. 设函数 f(x)=|x+ |+|x-a|(a>0). (Ⅰ)证明:f(x)≥2; (Ⅱ)若 f(3)<5,求 a 的取值范围.
(1)求这 60 天中属轻度污染的天数; (2)求这 60 天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 (3)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五组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 组.从第一组和第五组中的所有天数中抽出两天,记它们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 x, y,求事件|x-y|≤150 的概率.
5. 已知椭圆 C: + =1(a>b>0)的长轴长为 4,焦距为 2 . (Ⅰ)求椭圆 C 的方程; (Ⅱ)过动点 M(0,m)(m>0)的直线交 x 轴于点 N,交 C 于点 A,P(P 在第
只要
,所以 m 的值不存在.
(ii)当 m>-1 时,A=(m-2,2m-1),要使得 A∩B=A,A⊆B,
只要,∴m=2.综 Nhomakorabea所述,m 的取值集合是{-1,2}.
解析:(1)化简集合 A,B,即可求 A∩B; (2)若 A∩B=A,A⊆B,分类讨论求实数 m 的取值集合.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与关系,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 档题.
当 x 在什么范围内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 求该地上班族 S 的人均通勤时间 的表达式;讨论 的单调性,并说明其实 际意义.
4.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七档(五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七个类别, 指数越大,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危害越大.
第 1 页,共 10 页
(2)若 ,求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以及直线 l 与曲线 C 的交点的极坐标.
3. 某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是指单日内该群体中成员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平均用时 某
地上班族 S中的成员仅以自驾或公交方式通勤 分析显示:当 S中
的
成员自驾时,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为
单位:分钟 ,
而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不受 x 影响,恒为 40 分钟,试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回答下列 问题:
7. 已知椭圆 C: + =1(a>b>0)的右焦点为( ,0),离心率为 . (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 P(x0,y0)为椭圆 C 外一点,且点 P 到椭圆 C 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 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第 3 页,共 10 页
8. 已知向量 =(m,cos2x), =(sin2x,n),函数 f(x)= • ,且 y=f(x)的图象 过点( , )和点( ,-2). (Ⅰ)求 m,n 的值; (Ⅱ)将 y=f(x)的图象向左平移 φ(0<φ<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y=g(x)的图 象,若 y=g(x)图象上的最高点到点(0,3)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求 y=g(x)的 单调递增区间.
9. 已知 p:x2-8x-20≤0;q:1-m2≤x≤1+m2. (Ⅰ)若 p 是 q 的必要条件,求 m 的取值范围; (Ⅱ)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 m 的取值范围.
10. 双曲线 x2- =1(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直线 l 过 F2 且与双曲线交于 A、B 两点. (1)若 l 的倾斜角为 ,△F1AB 是等边三角形,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设 b= ,若 l 的斜率存在,且|AB|=4,求 l 的斜率.
2020 年高三数学解答题专题训练题精选 36
1. 设集合 A={x|(x-2m+1)(x-m+2)<0},B={x|1≤x+1≤4}. (1)若 m=1,求 A∩B; (2)若 A∩B=A,求实数 m 的取值集合.
2. 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以 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ρ=ρcosθ+2,(θ∈[0,2π)) (1)写出直线 l 经过的定点的直角坐标,并求曲线 C 的普通方程;